解决广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2016-12-16 23:41:38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10392

    由:解决广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提 出 人:杨中艺(1)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容:

亚运会后,广州市交通拥堵情况依然如故,同时还导致空气污染十分严重,既造成市民日常出行严重不便,又使得市民置身于高度健康风险之中。解决此重要民生问题,是广州市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广州市民“确实幸福”的重要标志。以下就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提出建议,其中有一些是国外行之有效的办法。

    法:

1.加强道路建设,增加道路的绝对数量,不要再把建设用地都用到建设小区、楼堂馆舍上,要腾出建设用地资源用于道路建设;制订解决广州交通拥堵问题的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最终文本应公之于众,由公众监督实施情况。

2.合理规划和改造道路和桥梁,尤其应改建主干道经常发生拥堵的瓶颈路段,通过增建隧道、扩建桥梁等措施解决经常拥堵道路的保通畅问题;

3.制订具有强制性的街区建设标准,固定街区大小尺度,规定每个街区边界的道路必须作为社会道路使用,形成道路网络;例如,在城市中心区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区域要改变传统的小区封闭式管理模式,开放小区道路作为社会道路网络的组成部分,并将部分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均衡分散在社区道路中,减轻公共汽车过于集中在主干道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

4.广州市存在着许多交叉路口专门安排了步行者的过马路信号灯时间,其中不少仅仅是行人和机动车的交叉路口(而非机动车之间的交叉路口),导致机动车停留时间和尾气排放量的增加,也不利于步行者安全。因此,建议市政府在这样的交叉路口建设人行(含自行车)天桥或隧道,并且适当建设方便残疾人无障碍上下天桥或隧道的设施;

5.地铁出入口是方便行人横过马路的重要设施,但在广州市地铁系统仍有部分出入口未实现此功能。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认真检讨有关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所有地铁站出入口都能成为行人过马路的通道;

6.采用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建设真正智能化、实时控制的交通指挥管理系统,提高道路利用率。例如,利用感应器探测交叉路口各个方向的车龙长度,并以此为依据自动调整各个方向的车辆放行时间;

7.建设真正的慢行交通系统,尤其是安全、舒适的城市自行车通行系统;改变目前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政策,开放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自重40kg以下、最高时速20km以下)的使用,通过加强管理的方法来解决电动自行车可能造成的交通安全和治安问题,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8.制订鼓励“并车上班”的规章制度,指定某些交通拥堵的路段在高峰期禁止一切只有单人乘员的车辆通行(包括公务用车);分布在交通拥堵路段的单位应尽可能开行接送本单位人员上下班的班车,减少自驾车上下班和公务小车的使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如公安部门或交管部门)可以建立非商业化运行的、具有权威性和安全保障(保证登录人员身份真实)的“并车网”,利用网络打造安全便利的“并车上下班信息服务网络系统”;科学界定“非法营运”和正常“并车上下班”的界线,事实上,有效的“并车出行”管理必将有利于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9.在城市交通拥堵区外围的地跌、巴士站附近,应尽可能建设大型免费停车场,便于外地车辆停驻于交通拥堵区外,在条件成熟时实行“拥堵费”制度,高峰时段进入交通拥堵区的车辆要一律收费;

10.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一方面应更新所有老旧公共汽车,使用具有优质动力的车辆,提高车速及运载能力,减少因公共汽车车速过慢造成的拥堵(可以参考香港的公交巴士);认真试验和论证LPG对车辆机动力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科学选择燃料,论证时要有相关专家和市民代表全过程参加;要严格规范和监管公交车辆的路上行为(如在公交车辆安装监控司机驾驶行为的电子眼),杜绝抢道、占道停车等影响交通安全和导致交通拥堵的行为;

11.为了方便市民搭乘公共交通系统出行,应尽可能合理设计和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市民搭乘公共交通系统的意愿。目前广州市地铁系统存在着不少设计不合理之处,例如存在着转车要上下楼梯或者要走几百米的转车站点。因此,建议尽快检讨和改造地铁转乘站,尽量按照国际上十分普遍实行的站台对面互相转车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未来地铁转车站点设计上要坚决杜绝上述不合理现象的再次出现。

12.除非紧急情况或抢修工程,应明文严禁市政工程和市政工作车辆(如清扫车、一般道路维修、园林管养等等)在交通繁忙时段占道工作,形成规章制度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监督。

市政府应正视民生的迫切需要,不要把大量资源投入到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结构和功能的“政绩工程”或“面子工程”上,在“十二五”期间投入足够多的资源,集中财力物力,切实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在彻底解决上述问题之前,不应再以改善市容市貌为借口,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用地资源搞“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