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黄龙云)

2016-12-16 02:21:20 来源:广东政协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广东省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3年1月23日)

黄龙云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第十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十届省政协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

十届省政协以来的五年,是我省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五年。在中共广东省委领导下,省政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开创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把落实省委重大决策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建设幸福广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协商议政、建言谋策。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双转移”工作,连续4年就加快产业转移园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劳动力转移等重大课题,开展跟踪督查和协商议政,并多次赴港澳举办“双转移”和深化粤港澳合作宣传推介会,推动我省加快转型升级战略实施。围绕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开展新时期人才发展战略、建设文化强省、加快珠三角一体化建设、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发展海洋经济等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展利用市场机制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稳外需扩内需、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规范民间融资、加快农信社改革等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在粤“三非”外国人管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医疗保障、“三旧”改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三打两建”等专题调研和专项督查。五年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省政协报送的协商议政和调研视察成果作出批示共205件。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被吸纳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专项规划中,催生了我省加强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等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为推进全局工作发挥了作用。

(二)创新政治协商工作制度,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上取得新进展。全力做好《政治协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出台的各项工作。按照省委要求,党组成员牵头调研,总结试行经验,推动文件正式颁发。把贯彻实施《规程》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引擎,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创新。按照《规程》要求,完善协商议题提出机制。进一步明确议题提出主体和产生程序,规范选题重点和选择依据,界定议题对应的协商层次和协商形式,使之更充分体现党委、政府的主体地位,体现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宗旨,体现各方参与的政治特色。完善协商活动的组织运作机制。精心组织协商议题的调研工作,为开展协商奠定基础;改进协商会议组织和程序安排,制定配套措施,逐步形成协商活动科学规范、相互衔接的操作程序。完善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机制。进一步明确协商建议的行文规范和报送时限,加强跟踪督办和落实反馈,增强协商成效。通过实施《规程》,我省政治协商工作逐步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全省已有广州、深圳、珠海等15个市相继出台政治协商规程,相关单位制定了《规程》的实施细则。政治协商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在我省正逐步转化为可规范操作的实践。

(三)完善政协提案督办工作机制,在落实人民政协制度上取得新进展。把提案工作作为实现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抓手,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督办政协重点提案制度,推动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创新。会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制定《广东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规程(试行)》、《广东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和《广东省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督办政协重点提案工作暂行规定》,不断健全提案质量型产生机制、落实型办理机制和效能型督办机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多年牵头督办政协重点提案,不仅直接推动了重点工作落实和民生问题解决,而且为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政协提案办理、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树立了典范。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就食品安全监管、城市旧楼加装电梯、养老体系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辛亥革命纪念馆建设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在省领导示范带动下,省市县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牵头督办政协提案已形成制度。通过党政领导督办政协重点提案,加深了各级领导干部对人民政协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参政议政热情。各级党委、政府对政协工作更加重视,有关职能部门对政协工作更加支持配合,社会各界对政协工作更加关注,有力促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完善发展。

(四)构建港澳台侨和公共外交工作平台,在促进和平、发展、合作上取得新进展。把发挥好我省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独特优势,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政协港澳台侨和公共外交工作,作为我省政协工作的开拓方向。在继续做好为港澳委员履职服务的各项常规性工作基础上,搭建港澳工作新平台。在香港筹备成立首个政协委员联谊会,更好地整合全省各级政协2700多名港区委员这支爱国爱港力量,发挥他们在特区和内地的“双重积极作用”。以签署实施粤港、粤澳两个“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组织赴港澳宣传推介会,动员港澳委员为深化粤港澳交流合作献计出力。搭建对台和侨务工作新平台。聘请10位在粤台商和10位海外侨胞为特聘委员,为他们参与祖国建设、表达意见建议创造条件;通过承办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走访在粤台商、组团赴台考察交流等形式,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每年邀请海外侨胞列席政协全会,涵养政协侨务工作资源,密切与海外华侨华人和社团的沟通往来,拓展海外侨胞参政议政领域。搭建公共外交工作新平台。着眼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和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大局,牵头成立广东公共外交协会,推进人民政协公共外交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协会骨干专业培训,以文化交流为载体,组织公共外交访问团出访东南亚,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培育知华知粤友好力量,树立和展示广东改革发展形象。

(五)探索界别工作思路和举措,在发挥界别优势增强界别活力上取得新进展。把突出界别特色、发挥界别作用作为履行职能的切入点,探索新时期政协界别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积极性。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界别活动发挥界别作用的意见(试行)》。协商确定32个界别75位界别召集人,并结合界别委员构成实际,设立30个界别活动小组,为界别工作有序开展创造条件。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界别履职活动。围绕民生热点,开展扩大就业、完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农村环境保护等界别调研、界别视察、界别座谈、界别提案和界别发言,引导各界群众通过界别渠道实现有序政治参与。探索建立界别发言人制度。从各界别委员中推荐25位界别发言人,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政协履职情况,反映界别委员和界别群众意见建议;与人民网广东频道合作开办网络访谈专栏《界别圆桌汇》,邀请界别发言人和界别委员、专家学者和群众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更好地实现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这些举措,进一步彰显了政协界别特色,提升了界别活动实效。

(六)拓展履职领域和工作方法,在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上取得新进展。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政协事业发展。首创政协全会即席发言形式,在大会发言环节,由委员自由举手发言,更好地体现政协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和政协委员讲真话、谏诤言的鲜明特色,深受社会好评,成为政协全会突出亮点。创建“委员之家”网络互动平台,由各专门委员会轮流策划“界别话题”,举办网络开放日活动,组织开展网络讨论,密切与社会各界的互动联系,打造“不闭幕的政协会议”。参与文化强省建设,举办粤港澳“四洲杯”群众粤曲演唱大赛,开设“粤剧文化广场”,建立粤剧艺术展示交流和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常设平台;举办“名家名歌”、“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树立文化品牌。逐步健全履职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委员履行职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建立学习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载体,在创建学习型政协组织上取得新进展。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连续举办13期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培训班,组织委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履行职能必备的各种知识,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结合重大调研视察工作,举办专题辅导,帮助委员知情知政,提高履职能力。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成立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在省内高校和社科机构设立4个工作站,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开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建设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交流合作基地,得到全国政协的肯定。通过举办理论与实践新年务虚会,促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为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加强人民政协宣传工作。与广东电视台合办《政协委员》专题栏目,精心组织策划重大履职活动的深度报道,精心办好《同舟共进》杂志,不断扩大人民政协的社会影响力。

(八)统筹全省政协组织工作资源,在形成事业发展整体合力上取得新进展。我省共有143个政协组织,35万名政协委员,是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注重加强省市县政协组织的通力协作,实现资源力量的统筹运用,形成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建立健全系统联动工作机制。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等关联性较强问题,联合有关市县政协开展协同调研,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围绕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会同全国政协和市县政协,共同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推动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落实;围绕食品安全等热点民生提案督办,与有关市县政协持续开展水产品和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跟踪监督,推动跨区域重点民生问题解决。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协系统联动机制。支持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协建设“委员之家”网络互动平台,加强各级政协信息沟通和业务协作;加强对市县政协工作的业务指导,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实现省政协与市县政协的上下联动、整体协调、优势互补和成果共享,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的整体效能。

各位委员,过去五年,是全省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是广东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人民幸福感不断提高的五年,也是我省人民政协事业务实创新、取得重要发展的五年。在五年履职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较多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中共广东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十届省政协常委会,向所有重视、关心、支持我省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中共十八大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的差距。特别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突出界别特色、发挥界别优势,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等,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探索实践。

二、五年履职实践形成的主要经验

在五年履职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拓展了政协工作的新领域、新空间,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和发扬。

(一)必须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坚定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原则,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五年来,中共广东省委推出了《规程》和《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等加强政协制度建设的有力举措,加强和改善了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切实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统一筹划和部署,为我省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始终做到同省委、省政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必须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巩固人民政协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团结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旗帜,也是人民政协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旗帜引领方向,广泛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巩固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识,在尊重多样中寻求共识,在深化实践中增进共识,团结和引领广大委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致力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必须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践行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神圣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团结与民主彼此联系,相得益彰,紧密的团结可以保证民主健康有序,充分的民主可以保证团结坚强有力。当前,人民政协团结对象更趋多元,内涵更为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求更为迫切,任务更为繁重。必须本着团结、民主、和谐的精神,体现合作、参与、协商的特点,广开言路,求同存异,民主协商,集思广益,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团结民主工作,不断增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

(四)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要原则,发挥人民政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独特作用。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准则。人民政协只有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才能找准位置,彰显价值,有为有位。必须自觉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谋划工作,真正做到建言、谋策、出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根本宗旨,弘扬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基本属性。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人民政协植根于人民,履职为了人民,尽责依靠人民。必须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的群众观点,完善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拓展开展群众工作的办法和途径,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使政协工作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六)必须坚持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人民政协制度完善发展。人民政协融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和生动体现,也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必须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将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加以推进,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中的功能作用。

(七)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事业发展,永葆人民政协事业生机活力。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是我们党着眼新实践新发展、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人民政协事业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必须在继承中开拓,在创新中谋求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两者关系,立足继承发扬政协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继承中汲取发展智慧,在创新中激发前进动力,永葆人民政协事业的生机和活力。

(八)必须坚持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提升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提升参政议政的水平和成效,坚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人民政协事业永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度,从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高度,全面推进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不断开辟履行职能新境界。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中共十八大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政协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中共广东省委领导下,围绕全省工作大局,以创新的思维打开工作思路,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谋策、服务大局,为把广东建设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努力。

(一)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把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上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夯实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努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实现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入贯彻实施《规程》,不断完善政治协商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使协商民主更具程序性和实效性。不断丰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协商形式和实践,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引导协商各方树立大局观念,引导社会各界通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渠道,合理合法表达意愿诉求,行使民主权利,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三)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自觉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谋事,紧扣科学发展干事,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成事。发挥人才智力密集、社会联系广泛、政治渠道畅通的独特优势,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人民民主、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课题,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议政、专题协商、专题视察和专题研讨,建睿智之言,谋务实之策,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

(四)探索完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自觉践行履职为民参政理念,围绕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围绕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热点难点,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民主监督,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完善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界别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公众通过政协平台实现有序政治参与。不断完善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五)拓展政协港澳台侨和公共外交工作。发挥我省独特的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开创新时期政协港澳台侨和公共外交工作新局面。组织好港澳委员的履职活动,为他们在特区和内地更好发挥“双重积极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按照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扩大对台交流交往。继续邀请海外侨胞列席政协全会,密切与海外华侨华人联系。依托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平台,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

(六)提升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履行职能的新特点新规律,在更好服务科学发展的同时,实现人民政协自身的科学发展。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协组织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共广东省委有关实施细则,改进调研视察、会议活动等作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履行职能的工作方法。坚持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加强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设。运用我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和工作站平台,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发挥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的先导作用。着眼人民政协事业的长远发展,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

各位委员,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广东省委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 会 秘 书 处(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