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提案第20120010号
案 由:加大经费投入,解决阻碍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提 出 人:民进广东省委员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近年来,我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为努力缓解农村适龄儿童上学难、上学贵的矛盾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我省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从2006年开始,各级财政就加大了专项资金的投入,对农村学校D、C级危房进行了全面改造。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转的公用经费上,我省各级财政从2006年秋季起给予全额补助并不断提高其标准。2009年秋季始,按国家要求我省将补助标准由原来每生每学年小学288元、初中408元分别提高到350元、550元,2011年秋季起分别提高到550元、750元。以上一系列举措对振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在主客观方面存在众多原因,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不足的问题一直成为阻碍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
其问题主要如下:
一、农村学校普遍办学经费不足,有的甚至困难重重
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对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国内排名分别为小学22位、初中26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国内排名分别为小学22位、初中28位(倒数第三)。目前经费投入的水平令农村学校办学举步维艰。有校长反映,目前可用经费实际还比不上过去。除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导致经费严重缩水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近年来学校增加了不少支出项目,如校园保险,学生体检,保安门卫、寄宿学校厨工工资,法律顾问费、治安费等,另外前两年配置的教学仪器已到维修高峰期,需支付大笔维修费用。二是办公经费被挤占,其中上级要求订阅的报刊和接待各类检查的费用占了较大分量。不少学校反映,上级部门每年作为任务,要求学校订阅如党委、团委、纪检、计生、卫生、公安、税务、工商、国防、妇联、残联等部门办的报刊。湛江市某县该项费用竟占了学校办公经费的23%左右,不少学校反而无钱订阅教育类的报刊。不少学校校长诉苦,每年要应付大量来自教育或其它如纪检、安全、卫生、计生、信息技术、体育等部门的各类检查,有的一学期还来两次,接待费用居高不下,有的还伸手要劳务费。其三,部分学校“被违规”使用办公经费。不少地区办公经费一到学校帐上就被扣除用于偿还历史欠债利息和部分欠债,部分地区没按规定建立教师医疗补助、教师继续教育等专项经费,使不少学校被迫违反办公经费专款专用的规定。由于缺乏经费,吴川市某小学无钱实施水改工程,只好用十多口大缸等待逢农历三、六、九日村里抽井水向其供水时储蓄水,师生还需到山下鱼塘挑水供学校公厕清洁用;就连广州市某山区中心小学,也因经费入不敷出,要向供电所求情允许其缓缴电费。连南瑶族自治县某镇中心学校校本部与四个分教点每学期共有经费170,625元,正常开支319,500元,收支差额达148,875元,校长因此不得不四处拉捐赠以维持办学。
二、专项经费缺口较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未见明显改善
近年来,上级要求改造危房、学校撤并和改善办学条件,因此,基础建设需要很大投入,但专项经费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不少学校为完成改造危房任务,拆了危房却无力建新校舍。如廉江市拆危24万平方米,因资金短缺只新建了12万平方米的校舍。专项资金短缺成为我省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拦路虎,目前仍有不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严重不足,校园环境破败不堪,这与我省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也和城市学校形成巨大反差,出现了同在我省蓝天下有的学校胜过欧洲,有的学校不如非洲的人文奇观。阳山县某镇中心小学,课室门窗都已损坏,学生冬天上课要用书本挡风避寒;吴川市30多所农村学校没有厕所;由于学生宿舍严重不足,不少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学校,其学生只能两人、甚至三人挤在一张单人床上。吴川市某镇中心小学校长为改变“校不像校”的面貌,不得已个人举债改造学校;廉江市有两位校长因学校欠债被扣押了私人的房产证,给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我省部分地区初中辍学率接近3%,突破了我省东西两翼、山区初中生2%以下的年控辍率。我们认为,学生对学校失去信心,造成因“校困”辍学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三、经费不能按时到账的老大难问题仍未能彻底解决
虽然近两年各级财政调整了核定方式,但不能及时到帐的老大难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据连南瑶族自治县某镇中心学校反映,2010年秋季学期民族班学生生活费省补助资金到2011年6月9日才到学校帐户,2011年春季学期民族班学生生活费省补助资金到2011年12月初仍未到位;2011年秋季学期已近结束,但公用经费补助也还没到帐。各项经费下拨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不少学校要靠校长、老师垫付资金或举债办学。这一问题引起农村学校的极大反感,不少校长自我解嘲称自己为“带资校长”。
办 法:
为更好地振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彻底改变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面貌,我们建议:
一、我省各级政府要真正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要大力扶持其发展。要想方设法为农村学校排难解忧,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农村学校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有做人的尊严。当务之急一是要迅速清偿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53亿历史欠债,让农村学校在当地能抬起头来;二是要严厉处罚向农村学校伸手要钱和乱摊派的部门或个人,保证学校把有限的经费全部投入到学校运作之中。要引导农村基层财政所在执行制度的同时,要考虑地处偏僻农村学校的特点,如他们常在当地购买用款很少的日常用品,财政所凭发票支款的规定给他们带来了极大不便;不少农村学校反映,因基层财政所限定每次取款的数量,他们常常要不辞路远跑四五趟才能获得一笔款项,浪费了人力物力。
二、根据发展需要,稳步提高农村学校生均经费。首先,要将我省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适合发展需要的水平,尽快摘掉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帽子。其次,对人数较少的学校或分教点,除按生均拨付经费外,还要以校区为单位拨付基本运作经费。这一点国家财政部也有相关规定。因为规模小的学校,如仅按学生人数拨付经费,可支配的经费则少的可怜。目前我省农村特别是山区十几人、几十人的学校不在少数,如目前在湛江市农村中小学有近半数是百人以下的“麻雀学校”。再次,偏远农村的镇街学校由于不属农村学校,其生均经费大多仅为农村学校的三分之二左右,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与农村学校差不多,因此也应提高其生均经费标准。
三、对农村学校要给予专项经费倾斜,促进其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我省许多专项资金的投入需要地方设立配套资金,而许多地方政府却无此项能力,或放弃申报或举债设立配套资金。许多地方政府因此变得害怕省里下达的专项资金。也有地方反映,省有时增加经费事前无计划,令他们中途难以筹措配套资金。当前,布局调整专项经费最多只能用于教学楼的扩建,而学生宿舍楼和生活设施则无法解决,致使布局调整难以推进,要实现我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2012年粤东西北地区完全小学和初中力争基本达到规范化标准”要求的愿望恐怕会再次落空。此外,最近有关部门发文要求取消农村学校学生的住宿费,这对农村寄宿学校无异是雪上加霜,因不少学校本来就靠这一百几十元住宿费维持学生宿舍的水电和管理开支,一旦取消如无经费补贴,该项目将难以为继;再者,取消住宿费肯定会带来更多住宿需求,如廉江市某镇一中现有学生1200多人,其中宿生800多人,取消住宿费后,要求住宿的学生将大量增加,现有设施无法容纳。对取消住宿费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各级政府要及早做好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