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过度医疗,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016-12-16 02:21:19 来源:广东政协网

45、提案第20120005号

案    由:遏制过度医疗,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提 出 人: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近年来,过度医疗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影响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过度医疗表现为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我国滥用抗生素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2009年东莞首次医保“无结余”,2010年广州5岁女童因误食弯针被医院检查217项,不足一周婴儿79小时内被医院做189项检查……过度医疗事件频繁爆发,全面遏制“过度医疗”已刻不容缓。

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此,健全和完善医药卫生体系,控制我省医疗行业过度医疗,对于缓和医患关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印发《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我省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院“三好一满意”“行风评议”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实施。目前我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用品规格数量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超过35种已达标。但1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离卫生部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药物费用使用率较高,国际上药物费用占整个医疗费用平均为10%左右,而目前广东省内药物费用占整个医疗费用的40%以上。按照卫生部统计,我国卫生总费用2010年为19600亿元,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平均每个人分担1500多元。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

二、存在问题

1、百姓对过度医疗不满。医疗服务行业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病人作为医疗服务市场上的买方不如卖方拥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很难对医疗服务的品质和价格作出正确的判断。病人几乎处在完全被动的地步,只能把决策权委托给医生。受体制的制约和利益的驱使,非合理用药、非合理检查现象时有发生,“以药养医”依然存在,“以械养医”也有上升趋势,小病大治、大病久治现象屡见不鲜。过度医疗导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浪费和流失,患者普遍感觉看病贵,对过度医疗存在不满情绪。

2、抗菌药物存在滥用与病人需求的现象。调研中发现,受百姓用药习惯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普遍存在。医疗机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情况。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落不到实处,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在一定领域内存在;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难以有效控制;手术使用抗菌药物不灵活,在使用时机、药物选择和用药时间上存在问题,患者有意见。

另外,药店抗菌药物的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二级药店经营收入中,抗菌药物销售额占到了总销售额的50%左右。在市场竞争中受利益驱使,绕过处方进行销售的情况比较普遍。

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其后果最明显的就是强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药源性疾病日渐增多,到最后出现“超级细菌”,导致无药可治。

目前由于过度控制抗生素使用,一些患者急需使用抗生素救治,医生要取得抗菌药物救治患者,受到医院实行控制抗菌药物指标和一定程序制度等限制,影响病人及时救治。

3、部分基本药物短缺,可供应能力较低。2010年我省门诊人数中病人人均医疗费中药费占医疗费用的比重的50%。目前,某些廉价药物和治疗罕见病的基本药物严重短缺,市场上流通的大都是新药和高价药品。如用于骨髓移植手术过程中抗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和一些“救命药”在市场难以找到。医院机构为了生存,追求高盈利,大部分使用高价药,不愿意使用价格相对低的基本药物,因而企业也不愿意生产和销售廉价的基本药物,自然产生了基本药物短缺和供应不足。基层医院因药物短缺病人减少10%以上。

4、政府财政投入少,医院过度追求创收。我省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2010年对医疗卫生预算支出60972.26万元。均分到数量庞大的各公立医院,财政补贴捉襟见肘,更何况补贴分配不均匀。财政开支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撑公立医院的费用,促使医院如要运转和发展必须“市场化”。一些医院为了完成全年的创收任务,将指标压到科室,科室为了分散压力,又将指标分配到医生个人,医生利益与医院创收紧密挂钩,为追求利益,医生违背医德,不顾病人实情而多检查、多开药、开贵重药,实施过度医疗行为。

5、医疗资源配备不合理,检查结果难以共享。为寻求规模效益,不少医院很注重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引进新诊疗技术,小医院想变成大医院,专科医院想成为综合性医院,造成“医备竞赛”的局面。大量的医疗投入,势必要通过医疗服务收费来实现,为早日收回成本,一些医院鼓励、迫使医生多开检查单。同时,本来大部分医疗设备检查出来的结果在一定时段内可以在不同医院间共享,也变得不可能,重复检查比比皆是。

6、医务人员担心潜在的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紧张。近几年来,我省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医生为避免漏诊误诊,减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往往为患者多检查、多用药,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求诊疗、用药的全面,使自己的诊断有更充足的依据,这就难免造成过度医疗。

办    法:

一、加大各级财政对医疗的投入,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

进一步加大省、市、区各级财政对医疗的投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明确公立医院的公益服务性质,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放在首位考虑,提高财政工资拨付比例,让医生收入不与医院产值挂钩,并给予必要的设备投入。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对三甲医院逐步放开医疗服务价格。

二、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明确责任规范使用

尽快出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严格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并切实落实抗生素遴选和评估制度、医师和药师培训、考核制度。建议将抗菌药物,包括人用药、兽药和原料药,作为国家管制药品,效仿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建议我省定期公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用药监测情况,督促和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市卫生局根据检测情况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公布相关情况。医疗机构将责任落实到科室,科室落实到人。

三、完善制度措施,确保基本药物为患者服务

制定确保基本药物有效使用的制度措施,对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指导、规范和监督。建议对基本药物“救命药”、“必须药”适当提价,对一些抢救用药和罕见用药免收药品注册费等。对高价的基本药物适当降价,对生产便宜的“救命药”、“必须药”企业适当给予补贴,鼓励生产。通过调整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在一定相对合理范围内,保证大多数人能支付得起。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在目前文件政策指导下的抗生素使用指标控制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措施。

四、改革完善“药品网上阳光采购”制度

深入贯彻实施《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议价)采购文件》及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方案,不断扩大纳入重点监控限额采购的品种和范围,不仅要承担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在内的各种药品的采购工作,也要承担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工作,还要承担我省管理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采购工作,对未纳入而临床确需采购的品种,必须报属地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和备案,不断规范医院、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在医药购销活动中的行为,使药品采购切实做到招标公开、价格公开、采购公开和使用公开。

五、全面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建立统一的“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系统

积极探索临床路径工作试点,继续扩大试点范围,省、市、区确定试点医院,因地制宜制定试点方案,以点带面推开临床路径改革。

建立全省统一的“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系统,系统包括电子病历、阳光用药、阳光住院、临床检查等子系统,全省范围内实现公立医院治疗电子化管理,对整治过程详细记录。除了依法通过电子化管理向患者实行医务公开外,医院通过宣传资料、视频、导诊台等方式在医院显著位置向患者公开“临床路径”、“基本药物科目及价格”等,并及时更新信息,确保患者充分、有效的获取治疗信息,为患者就诊提供便利。

我省应率先在全省范围内规范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并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设置不同的互认有效期,继续拓展互认的范围,另外还需配套对违反互认制度的医院、医生进行处罚、患者进行权利救济的制度。

六、构建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

加大法治力度,对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医闹”行为,按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开通医疗纠纷处理绿色通道,简化医疗事故鉴定程序,降低诉讼成本,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和公信力,把患者的维权行动引入法制轨道。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风险保险机制。医院购买医疗责任险,医疗纠纷不再在医院内解决,交由第三方来调解,调解结果由保险公司按合同理赔。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医疗界的整体形象,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