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案第20120047号
案 由:关于改革我国城市发展方式,建立新型城市生态模式的建议
提 出 人:民建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案 由:
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爆炸性膨胀,汽车工业的发展使环境的污染承载能力更加脆弱,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尤其是大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肿瘤一样,一边不停的膨胀,一边不停地吸食与日俱增的城市建设成本。城市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日异恶劣,高架桥纵横交错越修越高,却仍然无法缓解交通堵塞带来的诸多问题;地铁四通八达越修越长,却把一座座城市置于空心的地皮之上。地铁、高架桥无疑是城市安全最为脆弱的神经,可是明知如此也不得不修,明知这些建筑当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是受伤最为惨烈的部位,可是你还是要加大成本进行建设,否则,城市的各条脉搏就都会因为一处停跳而联动处处停跳。大城市给人们带来的是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和心理上的疲惫与焦虑。可是虽然如此,那些用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堡垒还在不停的发展和扩张。
面对城市文明病愈演愈烈的残酷现实,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来管理城市发展,是否可以限制大城市发展,鼓励小城市发展,扶持小城镇发展。这将使我们降低巨大的城市发展成本,缓解日趋严重的城市疾病,减少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罹患城市综合症的机率。新型小城市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变得宁静而优雅,远离喧嚣和烦躁,生活成本显著降低,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如此何其妙哉!
理由:
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该背负着这些沉重的问题去继续增加这些问题的同时又不停的创造新的问题。我们应当换一种思维,改变我的的城市发展模式。限制甚至停止大城市扩张性建设和发展(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沈阳、重庆、天津、大连等,都不该再继续进行扩张性发展了),把从大城市的发展建设节省下来的巨大成本用在建设卫星城市。这样我们会发现,几年十几年以后,在大型中心城市周围一座座环境友好、空间宽松、安静祥和、清新自然的新型城区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而生活在这些新型城区的居民则远离生活在大城市的烦恼和喧嚣、焦虑和不安,人们变得祥和而健康,淡定而快乐。
其实,这一城市发展模式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我们可以效仿东莞市的城市发展模式,尽管这种发展模式的成因并不是当地政府基于预防城市疾病而刻意创造出来的,但是东莞市的城市生态模式的的确确对我们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东莞市总人口为822万,但是分布在城区(四个街道)的人口却只有120万,其他700多万分别分布在28个镇,人口在30万以上的共有9个镇,分别为长安镇66万,虎门镇63万,塘厦镇48万,厚街镇42万,寮步镇41万,常平镇38万,大朗镇31万,凤岗镇31万,清溪镇31万。最小的洪梅镇约6万,松山湖园区3万。此外,我省的佛山市、中山市的城市发展特点都与东莞相似。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限制大城市发展,鼓励大城市的卫星城发展,无论对于缓解大城市的环境压力、交通压力、人口压力、生活成本压力以及优化市民生存环境质量和大幅降低城市建设成本,都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办 法:
办法:
一、限制大城市发展。国家或省都可以出台政策或法规,限制3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扩张性发展。就是说城市规模不再扩大,政府不再向具有扩张性的建设项目共给建设用地,银行不得再向具有扩张性的建设项目借贷资金。城市建设只限于旧城改造和必要的街区道路调整;
二、鼓励小城市稳健发展。出台政策鼓励小城市发展,小城市发展一开始就要规划好,也要限制性发展,原则上人口控制在200万以内为宜,坚守住人口关就可以坚守住不建高架桥不建地铁的刚性原则。小城市应当按照大城市卫星城的功能进行建设,应当承担起大型中心城市限建后的一些功能。大城市限建后节省下来的建设资本可以用在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
三、扶持小城镇快速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目标是人口控制在100万以内。
四、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市群。根据区域特点,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文化、金融、科技相对发达的城市(我们称之为“太阳城”)为核心;太阳城外缘围绕着人口次于太阳城的卫星城(我们称之为“地球城”);地球城外缘围绕着不人口次于地球城的卫星城(我们称之为“月亮城”)。这是一个符合宇宙生态运行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结构模型,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中的模型,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可以生搬硬套,要符合实际情况。
五、建设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交通主干线,以城市快速干道为联系纽带的区域快速交通网。这个城市群(也可以称之为“城市圈”)除了中心城市(太阳城)作为限建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已经成型外。二级中心城市(地球城)和三级城市(月亮城)都必须严守三个原则:①严守人口不超过警戒线原则;②严守不建高架桥原则;③严守不建地铁原则;④严守城市空间宽松怡人又建设用地不超标原则。太阳城与地球城半径在100—150公里左右,地球城与月亮城半径距离在50—100公里左右。城与城之间以轻型轨道交通相互连接成为客运主枢纽;公路以高速路和城市快速干道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太阳城一般都已经建有机场,有必要的地球城也可以有小型机场。
六、建设区域全覆盖wlan信息罩。整个城市圈采用wlan信息全覆盖,建成无缝衔接的区域性wlan信息罩,在城市圈内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免费高速的网络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