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提案第20120036号
案 由:关于推广网络问政全面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建议
提 出 人:民建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理由:网络问政就是党政部门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服务。“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议政问政方式,已经成为了解民情、听取民声、拓宽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因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民意、反映了民情。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民表达”的时代。
胡锦涛总书记非常关注网民、民意,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问候网友,倾听民意,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常关注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
2010年,“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开通仅仅6天,网民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留言就超过25000条,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留言则超过18000条。从“留言板”可以看到,网友留言内容多样,包罗万象,有对领导人的问候,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映,诸如,房价过高、整治腐败等等。2011年2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专程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已经是温总理第三次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法制日报》记者所采访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直通中南海”留言板的推出,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必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因为从以往的“信访办”到今天的“留言版”,从以往的面对面建议到现在的网络问政,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因为网络上,人人都有“麦克风”,不需要举手方能发言,也无需理会级别大小先后,也不论什么时候,怎么想就怎么说,什么时候想说就什么时候说。那些来自民间、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没有经过机构部门的层层过滤,显现出最原始的社情民意,为党政部门的做事情、做决策提供最好的参考。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要你会上网,只要你身边有电脑或手上有手机,就有公开表达自己意愿的条件和权利。人民日报12月23日报道 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3.6亿,比2008年增长20.8%,互联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前不久,人民网联合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9%的网友认为,“网络问政”是党政官员了解民意的有效方式,对“网络问政”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充满期待。
2011年1月,省委书记汪洋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带头“上线”和“触网”,大力开展网络问政,尤其要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他还要求努力构建网络信访大厅 、领导干部带头开微博 ,各级领导干部对待上网切不可“叶公好龙”,只做表面文章,要下真工夫,见真成效,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使网络民意能够在领导决策和政策执行当中体现出来。
办 法:
为此我们建议:在我省各级党政部门推广网络问政,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1、提高认识,加强网络运用,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我省党政部门的官员在网络应用上还不够普及,网上活动还不够活跃,利用网络资源方面的观念和方法还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们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网络问政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利用网络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开展自身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例如:主要领导可尝试开设博客、开通微博,通过微博直接和博友交流,体会网络冷暖,感受民意走向;宣传部门可通过微博传播信息和价值观,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公安部门可通过微博来征集办案线索,提高办案效率等。
2、建立系列平台,促进良性互动,全面发展
有的部门缺少网络问政的平台,有的平台缺少内容,有的内容信息更新慢,有的“问”和“问政”缺少互动,这此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建议在建立各级党政部门系列网上问政平台同时,还须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延伸,例如:各级党委、政府应成立处理网络意见的专门办公室或机构,各门户网站(特别是县级网站),应开辟专门的栏目或平台(如网络信访大厅);推广网络发言人制度或栏目版主制度;各级党政部门主要领导应定期上网收集和倾听网民意见(建议),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网络意见(建议)办公(办复)会,使我省的网络问政平台系列化、多样化和正常化,为广大市民、网民建言献策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渠道,调动干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良性互动,全面发展。
3、增强实效,建立制度,督促落实
搞好网络问政,关键在于增强实效,促进落实。网络问政要问得其所、问得到位、问得及时,就必须妥善解决群众日常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基本的利益诉求;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党风、政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有问有答,努力把网络建言变成施政实招;同时要建立一个上下衔接的工作机制,做到“第一时间捕捉信息和了解民情民意,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和解决实际问题”;切忌走过场,摆形式,要常抓不懈督促落实;要建立一整套的制度,使网络问政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网络信息督办联动机制。
4、宣传激励,落实措施,扩大影响
网络问政是新鲜事物,需要采取宣传和激励措施来增强人气和影响力。建议以开放务实的心态打造一流的主流网站,例如:加强对网络问政的宣传,定期公布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公布问政所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肯定网民的合理建议,引导网民理性建言献策;定期进行评优表彰,对在网络问政中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的网民给予一定的奖励;要培养一批骨干网民队伍;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善于利用他们身边的工具和网络,及时通过留言、博客、微博、笔会等形式来扩大网络问政的影响。
在网络问政过程中,我们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们要敢于贴上去、融进去、沉下去,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纳智于民,变被动为主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序发展,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5、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改进,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网络问政长效机制, 还需要完善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考核制度,促使网络问政工作的常规化、长期化。比如各级党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设立专项经费、设计有针对性的制度去维护落实,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营造党政部门和干部群众之间良好的问政氛围,吸引全社会参与,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