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提案第20120067号
案 由:关于加快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建设的建议
提 出 人:梁平(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湛江港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海港,于1956年5月1日开港。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湛江港已成为了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和综合运输重要枢纽。至2010年底,湛江港已拥有生产性泊位125个,其中深水泊位34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货物10150万吨/年、集装箱16万TEU/年、汽车266万辆/年、旅客842万人次/年,2010年底,全市完成货物吞吐量达1.36亿吨。湛江港的建设和发展对湛江市以及腹地内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港并作出了“要发挥优势,要抓住机遇,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多做贡献”的重要指示,湛江港抓住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的重要历史机遇,加快港口建设发展,大力提高码头泊位大型化和专业化水平,港口集疏运能力不断提高,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相继建成投产。与此同时,港口深水航道等级不断提升,“十五”期间相继建成10万吨级航道、25万吨级航道,“十一五”期末30万吨级航道建设完工。
港口和航道的不断建设发展,大大地增强了湛江港口核心竞争力,拓宽了港口发展空间,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批大型重化工业项目看好湛江港优势条件纷纷抢滩落户湛江,亚洲最大的俄罗斯湛江米克化能液氨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的中石油200万立方米储罐项目、东兴炼油厂500万吨扩建等一大批临港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同时,中科合资炼化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落户东海岛建设,千万吨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钢铁项目也获得省主管部门批复建设。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总投资约635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43万吨,是广东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中科合资炼化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加工原油1500万吨,生产乙烯100万吨。未来由钢铁、炼化建设而带动港口物流、化工园区、临港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建设也将迅速掀起并快速发展。
目前存在的问题: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货物进出口量不断增加,船舶向30万吨级以上的超大型方向发展已成为国际航运市场的新趋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上的石油、铁矿石等原料供应商都在想方设法降低运输成本,而要降低运输成本就更需要依赖30万吨级以上的超大型船舶。2008年8月世界铁矿石三大供应商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计划到2012年制造完成12艘40万吨级的超大型船铁矿石运输船,第一艏40万吨级散货船已于2011年6月份建成下水,未来超大型船舶建成数量将呈增长趋势。可见湛江港现有的30万吨级航道将不能适应未来4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发展的要求。同时,国内湛江港周边港口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湛江港未来发展将形成新的竞争态势。如广西北部湾港口2010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1923亿吨,同比增长26.7%,势头直迫湛江港;2010年,防城港的港口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港口建设完成投资16.8亿元,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末,钦州港新增吞吐能力4887万吨(其中集装箱75万TEU),达到5936万吨,5年增4.7倍,北海市港口基础设施投资从“十五”期间的3.87亿元猛增到42.933亿元,为“十五”期间的11.09倍。特别是北海港2009年2月开工建设的铁山港区10万吨级级航道扩建工程已于2010年完成主要疏浚任务,钦州港2009年9月开工建设的30万吨级航道将于今年底前完成,防城港2009年7月开工建设的20万吨级进港航道将于2012年建成,这三大港口航道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广西港口核心竞争力。湛江港未来在竞争中取胜,确保大西南出口通道地位,建设40万吨级航道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因此,为了进一步确保湛江港主枢纽港和大西南出海主通道地位,适应国际新形势要求,建设湛江40万吨级航道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建议:40万吨级航道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已于今年启动,目前已经完成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工作。40万吨级航道是在30万吨级航道基础上延伸和拓宽、拓深,按40万吨级船舶单向通航标准建设,航道全长约65公里,初步估算投资约25亿元。计划“十二五”期间建成。该航道对于进一步提升湛江港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西南出海大通道意义重大。在此,恳请省人民政府对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并安排项目建安费50%的资金补助。
附议提案人:李康寿、欧先伟、唐文斌、吴南明、朱诚、苏永大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