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提案第20120100号
案 由: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营造网络发展良好环境
提 出 人:柏志全(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问题的提出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当今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表达诉求、抨击时弊、建言献策、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成为群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成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支新锐力量。同样,网络舆情也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从而使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当务之急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近年来,我省网络文化的日益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省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有效管理网络舆情,能否使网络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省文化信息的安全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原因分析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目前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2011年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广东省是国家互联网3大出口中心节点之一,全国最大网络即时通讯系统腾讯QQ也在广东。目前广东的网站数量达到50多万,拥有5000多万网民,无论是网民数量、网站数量,还是上网时间均居全国第一。网络在我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舆情传播平台,在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我省的网络舆情管理还不能充分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一是管理立法需完善;二是管理思路需更新;三是管理手段需提高;四是管理技术需创新。对于存在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办 法:
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对群体性事件的重大影响,决定了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艰巨的,是做好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重要环节。
1、加强主流新闻网站建设和管理。政府要在政策、经济上扶植一批重点新闻网站,形成一批取信于民的主流新闻网站,掌握网站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提高网络舆情驾驭能力。有关部门要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认识,正确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努力学习掌握网络舆情理论,为网络舆情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3、运用行政手段加强管理。政府要加强对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的管制。对于取得经营许可的接入服务商,宣传、公安、工商、文化等管理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重点对接入服务商落实网站备案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管理部门要对其输入的信息进行经常性检查。
4、运用法律法规加强管理。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对网络舆论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防范网络舆情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5、加强网络舆情技术监控。要积极开发更新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以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对网上信息进行甄别,及时发现、查封、堵截、屏蔽、过滤和清除有害信息。
6、加强网络舆情监管。要对网络信息实施政府监控,指派专人负责掌握网络舆情动向,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