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雷州半岛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建议

2016-12-16 02:21:18 来源:广东政协网

17、提案第20120110号

案    由:关于加强雷州半岛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建议

提 出 人:刘忠芳(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雷州半岛历史悠长,各种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资源比较丰富,在粤西地区甚至全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完全有条件与广府古民居、客家古民居、潮汕古民居、开平碉楼侨乡民居并列成为广东古村落的突出代表。

雷州半岛古村落以清代民居为主,也有少量明代和民国建筑,虽然建筑年代分属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建筑的总体风貌相对统一、无断层感。各个村落虽散布在整个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但整体风貌、生活习俗以至单个民居的雕刻、门墙都包含着相近的物质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和精神文化,表现出一个完整的综合文化体系。从民居院落的庭院、水井到属于公共生活空间的古戏台、宗祠,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传统社会生活网络。每个古村落数百年来人才辈出,至今仍比较充分地保留着重视宗亲的民间传统,形成了以耕读传家为特色的名人文化。

近年来,湛江市及古村落所在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古村落的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取得较好成效。历史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雷州半岛古村落共有42处,其中雷州市15处,遂溪县13处,徐闻县9处,廉江市2处,麻章区2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1处。雷州市龙门镇潮溪村于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但是,雷州半岛的古村落目前除雷州市龙门镇潮溪村、白沙镇邦塘村和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硇洲镇津前村由于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曾进行过规划和整修外,其他40处古村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缺少保护的资金,加上一些村民组织和村民对古村落的自觉保护意识不够,大多数古村落遭到自然风化和人为损坏,古村落的原生道路和桥梁的保存环境也受到破坏。一些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求洋求新,对古建筑的自发整修行为所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也割断了古村落传统风貌的延续。

做好雷州半岛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是落实汪洋书记关于保护发展雷州文化的讲话和批示精神、省文化厅近期关于保护发展雷州文化的若干建议和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把湛江建设成为与粤西中心城市地位相称的区域性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办    法:

(一)将古村落保护工作纳入文化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雷州半岛古村落是历史的产物,是雷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珍贵的民族资源。要坚持保护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古村落保护的宣传,切实提高地方政府、村民组织和村民对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从历史传承、文化沉淀的高度正确认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以长远发展的眼光依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二)健全古村落保护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要明确和充实古村落保护的工作机构,明晰所在地政府,文化部门、规划部门、建设部门等职能部门,以及村委、古民居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利与责任,形成保护合力。

(三)制定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科学制定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古村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原生态的关系,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把分散于不同乡镇的点状分布的古村落串成线、连成片,形成古村落群,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打造雷州半岛古村落文化旅游线路,及影视、摄影、绘画、文学等艺术创作基地。

积极推进雷州半岛古村落的人文社科研究,充分挖掘、展现雷州半岛文化深厚的底蕴,充实和丰富广东岭南文化。

(四)建立古村落保护开发的筹资机制。雷州半岛古村落保护开发工作,一方面需要湛江市、雷州市等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省政府在古村落保护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帮助。建议省适当安排资金扶持雷州半岛的古村落保护工作,并安排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加强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指导、培训。

同时,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古村落保护进行资助;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保护开发古村落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