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力度的建议

2016-12-16 02:21:18 来源:广东政协网

26、提案第20120146号

案    由: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力度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

内    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短板。尽管近年我省各级政府对农村水利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但水利发展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服务能力总体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正如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的,推动水利大发展,必须在改革上有大突破,在创新上有大作为。当前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日益突出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一、当前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1、不少水利重点工程面临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发挥水利服务功能。

例如作为全国闻名的重点水利工程,51年来承担着雷州半岛百万亩农田灌溉的重任的青年运河,目前80%的渠道及建筑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输水渗漏损失七成。包括号称“广东红旗渠”的罗定长岗坡渡槽等在内的一大批历史性水利工程,因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老化、损坏、淤积、渗漏严重,有的甚至成为病险工程。

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最后一公里”堵塞的现象日益突出。

作为民生水利的核心内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农业发展亟待修复的短板──水源、渠道的多头管理,降低了村级水利设施的灌溉效率,而基层政府减少甚至不再进行建设和投资,则使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3、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仍然不足,地方财政配套存在巨大压力。

水利工程就其本身属性来看,有着天然的公益性,必须由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和维护。我省提出今后10年,水利年均投资至少在300亿元以上,但相关费用的筹措仍有待落实。省级的水利投融资平台还未建立 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市场的渠道仍不畅通。

4、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有待加强。

我省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方案的相应农田水利普查和合理规划工作前期基础仍很薄弱。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普遍由乡镇政府或者村级组织负责建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程验收易沦为形式,在工程招投标、项目监理、验收及项目公示等方面,普遍存在不够规范的现象。采取“BT”、“BOT”等建设新机制完成的农田水利设施仍然少见。

5、水利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依然严重。

不少地方在涉水事务的管理上还存在着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等严重问题,水利建设的资金来自水利、财政、农业、城建等多个部门,规划自然也政出多门,难以衔接,结果导致涉水规划难以落实、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调度难统一等问题严重。同时,基层长期薄弱的水利队伍和水利服务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二、进一步做好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创新水利资金投入机制,拓宽筹资渠道。

建议本着“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原则,尽快出台我省土地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相关办法,并在办法中明确“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农村倾斜”的原则,保证计提收入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欠发达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学习推广惠州、鹤山等地的先进经验,进行水利资金的竞争性分配改革。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筹措水利建设信贷资金,对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给予优惠政策。

2、明确农田水利工程在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地位。

在“十二五”期间我省水利建设重点应由“大江大河”逐步转移到农田水利上,以大中型灌区的机电排灌及配套工程为主要抓手,大力充实提升《广东省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对上世纪50至70年代建成的水利设施进行系统整修更新,充分发掘雷州青年运河、罗定长岗坡渡槽等水利设施的先进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我省水利系统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3、全面改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解决最后一公里堵塞问题。

建议我省在每年补贴农民种粮补助款的基础上,每亩耕地增加30元的水利维修养护补贴,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这笔水利维修养护补贴由村民组织集体掌握,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确定具体使用,打通农田灌溉的“毛细血管”。推进微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核发微水池产权证,调动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4、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

重点做好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内容。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政府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坚持县、乡、村三级共同承担建设,并由市级以上水利部门验收。积极推广农田水利工程BOT代建制和BT交钥匙工程。考虑到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不足的困境,建议降低甚至取消地方财政对于农田水利工程20%配套资金的硬性要求。

5、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水利队伍服务能力建设。

整合原水利、建设、农业、环保等部门涉水职能,成立地方专门水务机构,全面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升农田水利服务水平。加快水务信息化建设,更新基层水利部门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推广增城和蕉岭经验,加强基层农田水利队伍建设,搭建完整的县、镇、村三级水管网络。在我省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中,增加水管人员的选聘内容。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