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粤东融入国家海西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建议

2016-12-16 02:21:17 来源:广东政协网

18、提案第20120138号

案    由:关于加快粤东融入国家海西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建议

提 出 人:台盟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海西规划》),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粤东汕头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列入海西经济区建设,给四市带来新的发展良机。我省应牢牢把握机遇,加快粤东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带动当地发展,并为促进两岸四地交流与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粤东在融入海西经济区的发展上显得滞后,以下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充分重视并加以落实:

一、海西的优惠政策未能全覆盖到粤东地区

《海西规划》中一些具体政策只是在海西主体省实施,粤东未包括在内;国家有关部委给予海西主体省的一些优惠政策也未覆盖到粤东,不利于粤东的发展,也不利于海西区的均衡协调发展,影响到《海西规划》国家目标的实现。

如汕头虽然已经开通货物海上直航,但当地没有“台胞落地签证服务”,台胞来往汕头还需要从小三通或经第三地往返,不利于粤东地区与台湾的进一步交流合作。

二、海西经济区尚未健全省际省内统一的协调合作机制

因海西规划范围的省际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难以对一些涉及各省的海西区重点项目规划和建设实行有效的合作沟通。现有的粤东四市党政联席会议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健全。粤东地区由于存在各自发展、无序竞争,同构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有限资源竞争加剧,这大大影响了粤东地区的整体发展,影响到粤东四市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步伐。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粤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取得明显的新进展,尤其是揭阳的潮汕机场的通航,标志着粤东基础设施建设跨入快车道,但相对于珠三角和积极主动融入海西区建设的需求,总体上仍相对落后,对外交通设施欠缺,至今还没有建成与外界连通的高速铁路,制约了当地的发展。汕头港作为粤东的龙头港,由于缺乏大型和专业化泊位、港口集疏系统与港口发展不配套、航线数量少和航班密度低等问题,影响了货物吞吐量的扩展。并且受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制约,港口竞争力不足,影响了粤东港口区位优势的发挥。基础设施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融入海西经济区的建设步伐。

办    法:

一、认真贯彻落实《海西规划》,尽快出台我省的实施办法

《海西规划》对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海峡西岸地区进行了整体规划,从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出台我省关于《海西规划》的实施办法,把《海西规划》中的优惠政策用实用好用足。同时,省委省政府应加大对粤东政策、措施扶持力度,运用特区改革开放试验权和立法权,紧密结合粤东实际,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建设,积极发展粤东地区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关系。

二、积极争取国家对海西经济区的优惠政策实现全覆盖

建议省委省政府向国家争取赋予海西经济区的优惠政策实现包括粤东地区在内的全覆盖,并积极向有关部委为粤东争取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

建议积极争取国务院批准设立广东省海峡两岸合作南澳实验区,参照福建平潭岛、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的做法,赋予“南澳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先行先试。向国家争取批准潮汕机场作为两岸空中直航新航点,授权汕头口岸成为台胞签证点。

三、大力推动粤东一体化进程,积极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

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粤东建设与发展需要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发挥后发优势,引导各种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市场机制、协作机制。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的机制,大力推动粤东一体化、汕潮揭同城化发展进程,使之尽快步入实施阶段。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实现信息对接和人力、技术资源的整合。粤东城市群要借助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历史机遇打造成南翼中心。二是由省发改委及省有关部门牵头,加上粤东四市和各涉及部门组成“海西粤东区域工作组”,建立有效的领导和沟通机制,主导协调粤东四市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好海西经济区粤东区域的合作平台。

四、加强海西经济区的省际省内协调

我省应积极与国家发改委、海西经济区范围内的其他省市加强联系沟通,推动建立促进区域互动和整体发展的机制,包括推动海西经济区所涉及的20个城市和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盟和协作体系建设,建立海西经济区省级联席会议制度,沟通、协调和研究有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问题,进一步完善闽粤赣十三市和省内粤东四市的协调协作机制,促进粤东与上述各市协调发展,推动海西整体均衡发展。

五、加大扶持粤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融入海西经济区创造条件

粤东地区具有海港优势,但航线不够。要增加航线,需要政府在前期给予大力支持。广州的南沙港,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巨大投入,得到快速发展。我省应积极支持粤东港口码头、铁路站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建议以汕头港为主体,整合潮州港、揭阳港等港区资源,发展大宗散货、杂货和集装箱运输,推动粤东与台湾港口群的合作,服务于腹地和两岸经济发展。同时,应进一步加快对粤东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进度,例如厦深铁路粤东段和各市联络线、广梅汕铁路电汽化改造、华能海门粤东煤炭中转基地项目,缩短粤东地区与海西经济区其他地市的距离,进一步改善粤东地区与珠三角的交通网络建设。

六、进一步加强粤东与台湾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粤东地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因此粤东应当利用其独特文化优势,加强粤台文化及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是深入挖掘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对台交流资源,吸引更多台胞到粤东创业发展。二是加强汕头大学、嘉应大学和粤东各类专科学校与台湾有关高校和专科学校的交流合作,根据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加快粤东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步伐提供人才资源。

七、促进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培育发展汕头、潮州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园,有规划地进行引资,促进产业集聚。在招商方式上,要依托现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有选择地推出一批上下游招商项目,推进传统的“政策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力争引进一批有利于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形成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引导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