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提案第20120139号
案 由:关于发挥广东客家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粤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建议
提 出 人:台盟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广东在历史上与台湾的联结很深,在大陆移民迁台的过程中,粤东地区是重要的迁徙地。例如蕉岭县,目前全县人口有23万,而祖籍蕉岭的岛内台胞就有43万。台湾目前500多万客家人中,祖籍梅州的有180多万人。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是推动两岸交流的重要资源地。梅州人杰地灵,具有历史名人优势。梅州籍的历史名人,如黄遵宪、丘逢甲、罗福星、谢晋元、叶剑英等等,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广东客家文化资源优势,为促进粤台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办 法:
一、加大客家文化资源整合,加强客家文化宣传力度
1、建议从近现代重要人物史事中找到切入点,将爱国先贤的历史闪光点与思想精华加以挖掘和彰显,上承传统,下启后人。客家人的“硬颈”精神是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的重要体现,近代客属先贤在拓疆守土、兴台、保台等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可选取其中影响较大的人物事件着手,根据重要史实人物摄制成现代便于传播的影视文化产品。并推动粤台文化产业合作,从策划、融资、编导、遴选主创人员,直到市场化运作等方面都进行协商合作,共谋文化产业的发展,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据调查发现,梅州客家文化所开发出的旅游纪念品很少,去梅州旅游的游客除了欣赏民居建筑、品尝特色食品,能带走保留的东西却很少甚至没有。因此建议整理出客家民居建筑类型,开发出一整套标准的客家民居迷你模型,不仅可以当成旅游纪念品出售,也可以把它用于赠品。
3、很多人都知道客家山歌,却很少人听过,因此建议将客家山歌、山歌剧和客家舞蹈录制成光盘、录像及MP3,以达到更广泛地宣传客家民间艺术,推广客家文化的目的。
二、提升粤台文化交流层次,扩大客家文化影响力,凝聚力
建议进一步推动粤台两地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和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客家文化研究会、宗亲会等民间团体,加强与台湾客属组织的沟通联系,通过研讨会、论坛等形式,深化与台湾客家渊源关系研究,进一步增强台湾乡亲对客家文化的认同。
三、创新客家文化活动载体,拓展粤台文化交流形式
1、打造客家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建议将粤东、闽西、赣南打造成整体的“客家文化深度旅游线路”,旅游景点可包括客家名人故居、民俗风情、古民居、生活习俗等内容。联结台港澳地区,推动两岸交流并在重建两岸文化历史纽带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办“台湾客家青年寻根夏令营”。
很多台湾青年原来对大陆了解很少,但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当他们实地感受之后,就会改变原来的很多印象。建议举办“台湾客家青年寻根夏令营”,通过举办客家文化学术讲座和到客家乡村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台湾的客家青年走进客家先民的文化足迹,研讨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促进粤台客家文化交流与合作。
3、打造客家族谱文化品牌。
建议:加大客家族谱文化宣传,适时组织境内外一些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对广东客家祖地开展采访、采风活动,大力宣传广东客家文化尤其是族谱文化,扩大广东作为客家祖地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深化客家族谱文化研究,深化对客家族谱特别是我省与台湾姓氏源流关系的调查研究,推出一批新成果。同时加快客家族谱馆的网站建设,利用客家族谱网这个平台,让两岸乃至全球客家乡亲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客族姓氏信息,实现族谱对接,为客家乡亲服务,增进客家乡亲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