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提案第20120167号
案 由: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造“百姓放心餐桌”的建议
提 出 人:叶小舟(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食品安全问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在立法和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规法令,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推行了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2009年以来,随着《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继实施,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新增的10条罪名中包含“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食品监管渎职罪”两条有关食品安全的罪名,在立法上,国家对危及食品安全行为的打击力度上升到了一个新层级。然而,近年来,从“毒大米、毒韭菜、瘦肉精”到“地沟油、增白粉、三聚氰胺”,再到“ 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苏丹红、孔雀绿”,疏菜瓜果的农药、水产家禽的抗生素、激素的残留,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各种食品安全事故仍频频发生,严重危害国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必须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从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加强监管,构建一个严密的食品监管系统,将食品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以保障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
办 法:
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人民饮食健康,建议如下:
一、政府加强投入,建立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保证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新的需要。
2.增加检验、检查设备的投入,使用最先进、最快捷、最有效的检测手段进行监管。
3.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制度,编制从源头、流通渠道到终末使用场所的监管规章制度,堵截有害食品。
二、从源头抓起,从食品生产过程中着手。
1.加强对食品原料的生产条件、工艺以及原料供应商的资质等的监管力度,在强调准入制度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督。建立常规的周期性巡查机制,持之以恒地进行过程监控。对出现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厂家,应公开公布名称,勒令整改甚至予以取缔。
2.加强对农副产品生产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生产人员素质。建立规范的合理防疫、用药指导方法,引导农户科学使用,杜绝农药、抗生素、激素在农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中滥用并大量残留。
三、加强食品流通、销售环节的监督工作。
1.加强销售现场监管,完善食品流通过程的相关检测监控体系。严格做到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严禁“边检测边销售”;增加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来源标签体系,做到每个环节都有源可循,可严格追究具体问题的来源。
2.加强食品流通的监控工作,建立食品药品监督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管理局、检验检疫局、海关等多部门共同合作机制。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1. 进一步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法律法规,例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建议立法机关立法重惩有害食品的故意制造者。
2. 加强对食品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科学知识的宣传工作,如宣传安全食品包装真伪的辨别方法,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定期公开不及格市场、食品、商家,鼓励消费者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引导消费者注重食品安全,有意识远离具有安全隐患的商家,提高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