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灰霾天气,重现蓝天白云

2016-12-16 02:21:17 来源:广东政协网

48、提案第20120168号

案    由:整治灰霾天气,重现蓝天白云

提 出 人:彭晓明(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引言

近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常常出现灰蒙蒙的天气,犹其在秋冬转季和严冬时份,而且频密程度按年递增,幅盖范围更广。人体每天呼吸约十五立方米的空气,在城市生活的民众就如同吸尘器。这种气象中国气象局气象系统称为霾,香港天文台称为烟霞。反观,环保部门公布的优良天气统计天数却按年递增,明显与民众感受回异。究竟现时空气污染检测的技术和监测的因子是否配合经济发展?又能否充份反映大气真实质量?

分析

何谓灰霾?目前,城市中霾经常被视为灰霾。据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霾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民众很容易把雾和霾混乱,两者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种湿的过程,指大气悬浮的水气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气象。后者,是一种干的过程,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指出,从2010年试点城市灰霾监测结果显示,当城市发生灰霾天气时,空气中PM10(可吸入颗粒物)和PM2.5(细悬浮颗粒物)浓度明显增加,而细悬浮颗粒物的多寡与能见度呈现明显负相关系,代表城市灰霾气候状况与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颗粒物浓度是产生灰霾气候的重要因素。广东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吴兑,自2004-2010年期间对珠三角地区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了7年完整监测。结果发现,PM10浓度有一半季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日均值浓度的150微克/立方米,当中细颗粒PM2.5占PM10的比重高达70-90%。两项监测均印证灰霾天气与空气中的PM10和PM2.5悬浮颗粒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按照颗粒直径(粒径)大小分类,通常在直径小于或等如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10或飘尘。而直径小于或等如2.5微米的称为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肉眼难以察觉,甚至连一般口罩也可穿透。吴兑表示,PM2.5对大众较为陌生,然而气象科学家已跟它打了20多年交道。

据吴兑研究,城市空气污染源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有不同。19世纪当工业化刚开始时,城市大气污染处于粉尘时代。第二阶段,随着工业化快速增长,二氧化硫充斥大气中发生化学作用,氧化成硫酸盐污染时代。第三阶段,是大气复合污染时期。而中国就压缩性地集中出现这种污染过程,只用了30多年,这也是由于经济迅猛发展而造成的。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气过程中,经燃烧煤炭,石油及其它矿物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而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他指出近十年广东地区从交通源排放的尾气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已经超过工业排放,占了第一位。

当这些污染物不断排放到大气中,一旦遇上合适气象条件,灰霾就会自然形成。  除了气体污染物外,悬浮颗粒物更不容忽视。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粒径PM1至PM10的颗粒物中,PM值越少,越能进入肺部深处,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钟院士在2008年广州举行的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公开声称:「通过对年龄过50岁的广州病人进行肺部检查,发现无一不是“黑肺”」,情况实在令人震惊。

颗粒物对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很大,主要因它们引至到达地面的直接太阳幅射减少。在中国稻米和冬小麦生长的主要农业区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颗粒物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幅射量减少5至30%,近70%农作物因而减产5-30%。长期下去,对13亿人口的稳定粮食供应实在存疑。

面对这个严峻形势,国家环境保护部已察觉到现时监测城市空气主要三个指标: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根本不足以真实反映大气污染情况。也就是说,无论空气中的PM2.5浓度有多少,空气优良状况有可能达到良好标准。有见及此,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自2011年11月1日起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规范。同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2005年颁布的空气质量准则,将PM2.5(细颗粒物)和臭氧列入恒常监测指标,并加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当中,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国际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针对PM2.5的控制标准,包括日本、美国、德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而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泰国也设定了相应标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PM2.5列入国标,充份表现与世界接轨的决心。

建议方案

对于环保部作出的努力,我们应当予以肯定,站在粤港层面有以下建议可以强化整治空气污染和信息通报机制。

首先,从监测技术上考虑,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柳表示,广州早于2009年启动PM2.5监测,进行手工采样,并在亚运会期间完善。广州不会坐等2016才开始监控,公布数据。此外,环保部举行2011第一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试点监测城市名单中,东莞也被列入监测。可见从技术上分析应当可以满足监测要求。但广东作为出口大省,工业生产基地分散,只有两个监测点实在不足,考虑各地发展程度不同,省环保局可编制时间表,按搜集的数据,适时增加受监测的地级市数目,并及时发报PM2.5读数,供民众参阅,以满足知情权。并争取在2016年前率先全省完成监测及公布PM2.5细颗粒物浓度。

再者,优化对空气质量状况的描述。目前的空气污染指数分为五级,并列出相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建议改用与健康相关字词,例如:好、一般、不健康、很不健康和危险,令民众更易明白日空气质量。

为了回应民众诉求,吴兑编制了《霾(灰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以下称为《灰霾等级》),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让民众知晓灰蒙蒙的天空,是雾还是霾?广州市气象局率先将灰霾列为其中一种突发气象灾害,发布情况及作出预警信号。观乎,省内其它地级市仍未全面推行此预报机制,省气象局可编定执行时间表,以便统一规范省内各地级市。

参照世卫和国内专家分析,PM2.5其中一个主要排放源头就是交通,当中以机动车为主。按环境保护部资料,从2005-2010年全国机车保有量增长了60.9%。截至2009年7月,我省汽车达1730多万辆,其中广州和深圳市汽车超过120万辆,每年还以10%的比例递增。吴兑表示,目前交通尾汽对珠三角大气的污染已经超过工业排放2至4成,占第一位。这种现象普遍在较富庶的长三角,京津和香港出现。建议对省内老旧汽车加速淘汰,犹其在省会和较大城市。对新上牌车辆严格控制排放标准。适当地限制省会周边城市汽车于烦忙时段进入城区,可减轻污染物排放。另外,鼓励民众出行使用城际铁路穿梭省会,减少使用车。对每天运送鲜活粮食进入省会的异地运输车辆,应严格规定进城路线,时间和装卸地点,并加强对尾汽排放抽验,确保乎合排放标准。

除了陆上机车外,我省水道纵横,内河船往来十分频繁,但在规范过程中经常被忽略。以广州为例,一年之中,珠江两岸视野模糊不清的日子相当普遍,使用含硫量3.5%燃料的船舶排出的污染物,在低空区滞留时间更长,更危害民众健康。因此,省环保局应实施更严格的船用燃料标准,符合我国“十二五” 规划明确要求加快建立以低碳为主的交通运输体系。

珠三角与香港在环保议题上唇齿相依,在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框架下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通过《珠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两地透过互动合作,通报大气检测质量,竭力整治各自的污染源。可是,香港作为国际都会,《空气污染管制条例》于1987年颁布至今,未作经任何修订,明显落后于粤和世卫。虽然压力团体和环保组织不断倡议条例的不足,但特区政府迟迟未把做成烟霞的PM2.5污染物列为受监测因子,冀望不要落后于形势,切忌袖手旁观,早日借鉴经验提出检测时间表,响应市民诉求,粤港共建珠三角绿色优质生活圈。

总结,灰霾天气的诱发原因已经清晰界定,目前需要政府部门和民众通力合作才有望改善空气质素。空气污染物会跨区域流动,没有任何地区可以独善其身,恳请加速落实整治灰霾天气,为民众重现蓝天白云。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