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岸青少年交流,促进粤台合作纵向发展

2016-12-16 02:21:17 来源:广东政协网

47、提案第20120216号

案    由:深化两岸青少年交流,促进粤台合作纵向发展

提 出 人:廖如(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作为祖国大陆对外开放的窗口,近年来,广东成为台胞投资的热土、旅游的胜地。深化粤台两地青少年的交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消除隔阂与误解、增进认知与融合,使之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对争取台湾民心、促进未来粤台两地的合作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广东在开展粤台青少年交流的独特优势

粤台青少年交流工作历来都得到省委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或要求有关部门做好两地青少年的交流工作,并在人力物力上提供有力保障,各有关部门亦积极主动开展粤台两地青少年的工作。广东在开展粤台青少年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优势:

1、 粤台两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广东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得到粤台两地青少年的认同。广州起义打响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第一枪,孙中山在这里扬起辛亥革命的大旗,台湾青少年通过课本记住了中山纪念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历史文化古迹也承载着粤台青少年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共同回忆,成为台湾青少年来粤必去的参观景点。广州市、佛山市分别举办了“2011粤台青年领袖论坛”,旨在凝聚两岸菁英才俊,共同关心和缔造和谐发展的两岸关系。2011年4月500名来穗港澳台两岸四地青少年就聚集在广州,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同年的7月,来粤参加广东省台联台胞青年夏令营活动的近40名台湾大学生,就“辛亥革命与中山精神”举办了论坛,都表达了对辛亥革命的认可。

2、 粤台青少年有广阔的交流合作空间。对新观念、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是粤台青少年的共性,交流可以让双方在更开阔的平台展示自己,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台湾青少年接受的教育不仅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涵养,而且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国际接轨,但较为安逸。而广东的青少年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面貌值得台湾青少年借鉴。通过交流学习,粤台青少年可以汲取彼此长处,寻求长远的合作发展。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及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东树改革开放之先,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粤台两地在经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非常紧密,台胞在粤的投资逐年增加。台湾青少年对广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都非常看好广东未来的发展,期翼通过与广东青少年的交流,找到个人发展的良机。

二、当前粤台青少年交流存在的问题

当前,粤台青少年双向交流的局面初步打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一些不足:

1、 广东各中小学参与的热情不高。校际交流是粤台青少年交流的主要载体。拿广州为例,目前各中小学校中,参与对台交流的学校仅有50余所,约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2.8%。学校缺乏开展对台交流的积极性,主要原因在于专项经费不足,没有足够的财力组织学生与台湾青少年交流。赴台交流手续繁琐也制约了各中小学组团赴台,由于不少学校组团主要是赴台进行文艺表演交流,需文化部门上报文化部进行审批,程序复杂、耗时长,往往难以如期赴台,甚至错过交流时机。

2、 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常态化交流。当前粤台青少年交流活动有相当一部分是台湾团组到广东来游览、参观、联欢,或双方双向来进行这些活动,或是局限一些短期研习交流,实效性不强,缺乏深层次的交流,以便让台湾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广东。交流活动缺乏项目化的持续性管理,主要以活动性、任务性为主,未能形成规模,社会影响力有限。另外,粤台青少年交流活动大多没有相对稳定、对口固定联系的单位和部门,多集中在寒暑假,时间、人员相对集中,在具体运作上带来不少问题,实际交流效果也不理想。

3、 来粤参访台湾青少年数量相对偏少。粤台两地开展交换生交流的学校,赴台学习的广东学生远多于来粤学习的台湾学生数量。除了台湾相关学校用富余教学资源吸收广东学生赴台学习的原因,由于当前在大陆学习的学分得不到台湾教育部门的承认,台湾学生只能利用假期前来进行研修性质的学习,因而来粤参访的意愿不高。

办    法:

促进两岸青少年的交流往来,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当前,粤台两地交流日益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大,青少年间的往来和交流已成为粤台交流的一个亮点。如何进一步借助当先的既有优势,深化粤台青少年交流,促进粤台两地未来在多领域的合作,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力度、广泛宣传,增进台湾青少年对大陆的了解。台湾青少年关心时政、接受新事物快,追赶时尚,但不喜欢说教。建议有关部门在粤台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寓宣传于交流,帮助台湾青少年更多地了解广东社会经济建设和历史文化。针对台湾青少年关心的问题,用他们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地开展宣传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台湾岛内去。

2、建议建立对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有关部门以及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的联系和协作,充分调动各有关单位参与的积极性,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避免出现多头邀请、重复接待的现象。建议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更大的倾斜,为粤台青少年交流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尽可能地为粤台青少年交流提供便利,形成党委重视、各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3、建议协商创建粤台青少年学子制度性交流平台,签订具体的交流合作协议,对学生的交换学习、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更为务实、详尽的磋商,提升交流的模式和层次。发挥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与台湾对口单位开展专业化交流,推动粤台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层次向纵深方向发展,发展长期性合作项目。建立粤台青少年交流的网站,以弘扬中华文化、倡导和平发展为主题,构建粤台青少年遥距交流的平台。

4、建议打造粤台青少年职业实习基地,给予穗台两地青年异地职业实践的机会。

5、建议重点抓住穗台校长论坛、台胞青年夏令营、粤台青年领袖论坛等品牌活动,围绕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将之打造成为品牌性主题活动,通过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扩大规模,提升社会影响力。借助品牌效应,逐步深化粤台两地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