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2016-12-16 02:21:17 来源:广东政协网

11、提案第20120338号

案    由: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提 出 人:温洋(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城市化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规模扩大及空间扩张,一些已被纳入城市区域的原属农村地区由于其内在素质不足而难以进行自身优化改造,于是形成了与城市发展建设极不协调的城中村。“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是对城中村最形象的概括。城中村存在着的各种问题集中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旧体制交替和磨合中的各种矛盾,改造城中村,实现城中村的转型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物质形态改造等多方面因素,事关政府、村集体、开发商、村民、市民等多方利益的复杂工程。 

我省近年来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府也出台了一批指导性法规和文件,启动了很多具有示范意义的旧村改造试点计划。然而,就我省的具体情况而言,以广州为例,广州是我省甚至是全国城中村问题最突出的代表性城市之一,在广州385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发展区内分布着139个行政村,尤其是位于市中心的40多个城中村,其建筑密度普遍在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而容积率一般高达2.5以上,城中村分布呈现出数量大、分布广、建筑密度高的特点。再加上外来人口数量庞大,租住房屋需求量大,导致村民擅自扩建房屋,涌现了大量违章建筑,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多隐患。因此,怎样改造好城中村问题已经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大问题。

由于城中村具有的规模化聚集性特征,正好符合了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聚集性和集群化发展的特征,而产业的集群化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都已经出现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如北京的三里屯、深圳的大芬村、广州的小洲村、东莞的下坝坊等都是利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趋同型积聚和区位因素型积聚,将旧村庄作为创业的基地,将它们改造成充满性格的创意平台,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部的三里屯,原来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后经过改造变成了三里屯酒吧街,已成为了北京“夜晚经济”的符号。据粗略统计,三里屯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云集了北京60%以上的酒吧。三里屯酒吧街孕育和催生了北京的时尚文化产业。大芬油画村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布吉村民委员会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这座占地仅有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云集了全国各地2000多名画家和画师,每年生产和销售的油画达到了100多万张,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元,被国内外的艺术同行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位于广州海珠区的小洲村是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村内画室租赁、观光游览等也很好地拉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一群文艺青年在东莞万江坝头下坝坊古村落进行创意改造试验,使得下坝坊成为创意达人、怀旧友人创作、聚集的文化景点,成为民间“三旧改造”的样本。利用这些村落的特点,就地取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避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千篇一律的模式化重复化问题,而且还能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亮点和文化底蕴,于政府、村民以及市民来说,都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增强创新能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及提高城市宜居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提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具体如下:

一、政府在城中村改造整体规划的框架下因村制宜,给予一定的政策调整和鼓励。

政府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要出台政策鼓励适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村落,并给村干部提供指导性意见。有些村干部和村民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高的积极性,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往往不能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只能顾及到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造成与整体发展大方向不协调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尊重艺术市场规律,政府要从硬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物业出租与管理、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和个人、经营管理、税收等问题上制定政策,让城中村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做到有章可循。 

二、合理界定城中村土地的产权性质和流转制度,为建立规模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区消除政策体制障碍。

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国家可以征用作为农民生产资料的农用地,但难以征用作为农民生活资料的宅基地,因此土地政策及其相关制度安排是城中村改造的一个核心问题。根据新的国土法实施条例第3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因此,在原村民转为城镇居民落实城镇户口的前提下,城中村的土地应自动视为国有土地。只有界定各类用地性质,才能按照相关法规对土地进行征集和出租。由于土地使用权情况比较复杂,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民间投资形式或股份制形式进行改造。在总体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既要贯彻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又可以采取部分承包、承租的办法来改造。

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好村民的安置问题。

城中村改造最重要一条是村民利益的保障问题。村民在改造前应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在改造过渡期应保证他们的最低生活水平。对于征地补偿等要根据市场情况和村民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估价,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形成合理的补偿标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招商和引进要形成一个总体规划,进行合理布局,要最大化地发挥产业集群化优势。

四、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注重环境改善,形成特色化的品牌效应。

政府财政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一定的扶持,由于政府的投入有限,还需引进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用经济手段吸引外来社会、企业投资,让投资者取得相应的回报,使其介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相关项目的建设。以城市文化资源为基础,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城市综合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改造建设各类新的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产业发展的集聚辐射效应。同时注重环境改善,对于一些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积极做好相关保护工作,注重古今的传承,形成特色化的品牌效应,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五、注重宣传和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打造文化创意旅游经济一条龙服务。

借鉴学习一些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注重宣传和形象推广,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到绘画、雕塑、书法、广告、雕刻、平面设计、平面媒体、广播电视、民俗文化研究等许多领域,可以定期开办“艺术节”、组织展览会、学术交流、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旅游、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发展,打造文化创意旅游经济一条龙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的不同需求,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在城中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走“政府支持,市场主导,总体规划,社会参与,集体管理”的模式,更要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城市自身发展情况来规划,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来。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