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提案第20120344号
案 由:关于推进珠三角率先建设一批中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的建议
提 出 人:麦可君、宋卓平(共2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我省约有残疾少年儿童40万,这部分特设儿童教育问题相当突出。全省现有特殊教育学校68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144个,仅招收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轻度肢体残疾儿童少年一般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然而,重度肢体残疾、中重度智力残疾、失明、失聪、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全省公办的仅广州市有一所专门招收孤独症残疾儿童少年和一所专门招收部分脑瘫残疾儿童少年的学校外,仅有个别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接收极少量孤独症和脑瘫残疾少年儿童,民办特殊教育机构或儿童康复机构数量也非常有限,且一般直接收学龄前残疾儿童康复教育,重度残疾儿童难以享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乃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一般不将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计入比例。人们普遍对重度残疾儿童接受教育问题认识不足,政府对残疾儿童教育欠账较多。
为逐步解决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加快建设一批集教育、康复、养护于一体的残疾儿童教养实验学校,重点解决重度肢体残疾、中重度智力残疾、失明、失聪、脑瘫、孤独症等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然而,几年过去了,许多地方均尚未纳入建设计划,各地建设进度缓慢、困难以然。
就算已经设立多年、作为专门的康复教育学校——广州市康纳学校,也仍然租用厂房办学,且校址远在白云区龙归镇,不仅学生接送极为不便,而且办学场地严重不足。目前,该校覆盖学前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部有3个年级、9个班、70名学生,学前部10个班、60名学生。金2011年报名的学生就有241名,只招了24名。而广州市就有学龄前孤独症儿童3200名,每年还新增约400名。
办 法: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保障中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利,特建议:
一、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优先发展特殊教育事业高度出发,将建设中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摆在工作日程。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要争取两年各内建成一所集教育、康复、养护一体化的中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建议省委、省政府指示相关部门,与各市政府签订限期建设中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的军令状。
二、各地在整合教育资源,撤并中小学校舍时,应当优先考虑残疾儿童教育。建议广州市政府按照就近办学、多快好省的原则,调拨一间市区已撤并的普通小学校舍格广州市康纳学校,使其尽快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办学要求,成为带动全市乃至全省幅度正康复教育的龙头和榜样。
三、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特殊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我省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制定一至两所师范院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填补特殊教育专业设置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