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消极作用的建议

2016-12-16 02:21:16 来源:广东政协网

30、提案第20120319号

案    由:关于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消极作用的建议

提 出 人:曾明(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打工潮,上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80后、90后的新生代日益成为农民工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对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对农村社会造成的压力,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积极作用,影响深远。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中不少人是“五谷”不分,对农业不熟悉又不愿安于农村的“农盲”。因此,在看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一些值得重视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大量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浪费和土地流转困难;二是大批有一定文化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制约和影响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三是大批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未婚先育、早婚早育、多胎生育等现象影响计划生育工作;四是无序流动的新生代农民工,给社会治安管理造成极大困难,留下了隐患。

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意识强烈,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影响,政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负面影响,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建议:

一、建立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保护好耕地。认真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坚守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局面,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鼓励农民建新农村时退旧宅,开发废弃地,整合“空心村”中的土地资源;探索理顺耕地政策,保护耕作者利益。创新土地经营方式,培育农业中的自主规模经营农户,积极引导土地合法有序流转,盘活土地使用权,鼓励种田户集约经营,减少耕地抛荒,提高土地经营效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二、搞好劳动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对于知识、技能更加渴求。因此,要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加大阳光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扩大免费培训面;加强与企业联姻,通过“订单式”培训模式,强化技能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做到招工、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选择随到随学,学期短,见效快的培训办法,采用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青年农民适用劳动技能培训,破解培训难题,增强其择业、就业竞争力。

三、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创新机制,从严管理流动人口是破解新生代农民工消极作用最根本的方法,也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难点。从公安、计生、税务、教育、房管和劳动保障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组成一支流动人口管理队伍;各部门要齐抓共管,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要担起责任,以出租房屋地毯式排查强化房屋出租登记为抓手,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及时掌握流动人口进出详细信息,规范流动人口管理。

四、结合扶贫“双到”工作,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结合全省实施的扶贫“双到”政策,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为返乡创业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是加大返乡创业宣传,充分利用农民工返乡探亲的时机,举办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或借招商引资的机会走访农民工中的成功人士,介绍家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共建家园;二是以工业园区为主体,做好交通、电力、水、通信等硬件设施建设,为返乡农民工搭好创业平台;三是加大融资扶持力度,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四是落实优惠政策,让返乡创业农民工与招商引进外地企业一样享有同等待遇。

五、在政策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新生代农民工根在农村,但不愿回到农村,他们又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因此,政府应在政策创新上下功夫,着力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保等方面的现实困境,让一些有能力有稳定职业又有意愿留在城市的人转化为市民,积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身份、待遇等问题,让他们真正能融入城市安居乐业。许多地方在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宣传,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农民工通过积分制入户城镇、融入城镇。同时要设立专门窗口,提供入户申请、政策咨询等“一站式”便利服务。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