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2016-12-16 02:21:16 来源:广东政协网

66、提案第20120282号

案    由:进一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提 出 人: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近年来,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竞争加剧等挑战,而根本出路就在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自主创新。面对挑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先后出台了《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等多个政策文件,采取了与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科院等高层次的省部、省院战略合作;建立省自主创新工作联系会议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优化我省自主创新环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今年11月30日,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审议通过,标志着我省自主创新进入法制化管理的全新阶段。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十一五”时期全省累计专利申请、授权总量居全国第一,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2005年的1.2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万亿元,年均增长20.1%,根据科技部2009年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二位,创新经济绩效和创新环境等多项分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但是,阻碍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战略产业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二是自主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行业进入难、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三是科技计划项目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科研计划项目管理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科研经费效率不高;四是自主创新需求端市场培育相对不足;五是 在一些扶持政策上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烙印,企业自主选择创新路径受到扼制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组织力量重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

从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到汽车制造业,我们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很少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装备投资的60%用于购买国外产品,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石化装备、70%的数控机床是国外产品。当前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类似问题,物联网的精密传感器、电动汽车电池的核心部件和高性能碳纤维的80%以上依靠进口,新一代光伏电池、LED芯片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仍然受制于人。事实上,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都是走不通的。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技术创新,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作为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和企业对我省传统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梳理,制定计划进行重点攻关,降低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

二、营造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环境。

中小企业是产业自主创新最重要的生力军。上世纪90年代,包括微软、思科、谷歌等小企业,仅用数年时间就成长为IT巨头,其关键是宽松的市场准入、完善的金融服务和强大的人才支撑所构建的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目前,我省也涌现出不少创新十分活跃、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技术中小企业,但创新环境亟待改善。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现象突出;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达69个大类项,税费负担重;小型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不足20%,即使贷到款的企业也普遍反映基准利率上浮问题,再加上担保费用,年利息都要在10%以上;一些企业反映,新来的学生连基础知识也要补课,难以适应创新的需求。因此,我们建议必须尽快转变“求大”的传统观念,着重鼓励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为其发育和成长营造环境。一是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难,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二是要促进银行从单纯扩张资产规模向为中小企业服务转变;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投风投领域并规范发展,风险资金要发挥“风险”作用,不能做“保险”资金,为此政府要有担保引导资金投入;四是要加快教育模式改革,强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五是建议“扶弱不扶强、扶小不扶大”。

三、改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科技计划是落实科技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工具。近年来,科技计划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由企业独立承担,或以企业为牵头单位,联合科研机构、大学共同承担。企业在科技计划中的参与程度不断提升,意味着科技计划内容和项目执行结构发生了变化,但科技计划管理目前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建议:

(一)改革科技计划项目决策机制。

在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制定过程中,要增加两个比例。一是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比例;二是“一线”骨干研发人员的参与比例。由企业牵头的项目,其项目评审专家不能局限于学术专家,而应以企业专家为主,并吸收上下游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这样,既可让企业的创新更符合市场需求,也能避免同行评审中的不当竞争问题。

(二)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评估。

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诊断评估,对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不符合发展目标的项目,及时进行调整。

(三)除关键核心技术外,不能只热衷于花大钱搞大项目,要同时关注面上的小项目。

(四)建立项目布局与基础条件布局的协调机制。

在科技计划项目的布局中对已建立的“国家、省工程实验室”、“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供给平台给予一定的倾斜,既保障项目的成效,又通过“项目支持”的方式,促进这些“平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产业自主创新的市场培育。

当前,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侧重于供给端,如土地划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而需求端的市场培育则相对不足。对培育自主创新产品市场意义重大的政府采购占GDP的比重长期徘徊在2%以下,远低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我们口头上高呼支持自主创新,但行政审批、政府采购甚至公众消费却怀疑自主创新产品。有企业反映,在报批新药时,审批部门总是要问:这种药国外有没有?如果没有,审批就很难;民营企业还常常受到不公平待遇。有企业抱怨,在申请科技项目时,一些地方宁愿花更多钱让国企或国立科研院校承担,而后者又将项目低价分包给民营企业。因此,建议:

(一)要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健全竞争前补供方、发展中补需方和产业化靠市场的激励机制。

(二)要强化政府采购、应用示范、购置补贴等需求侧补贴。

(三)在政府审批和采购中应切实树立支持自主创新,民企、国企和外企一视同仁的理念。

(四)要深化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传统产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等制度创新,依靠市场提高自主创新产品的竞争力。

五、让企业自主探索创新路径。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并擅长运用要素配置,追求规模的快速扩张,精于引进技术和投资实现产业化,而不善于也缺乏耐心推动自主创新。一些地方盲目争投资、抢项目,甚至采取“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将自主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搞成新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用行政命令指定产业发展重点、技术路径,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加大了技术和投资风险。美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集中在燃料电池技术,日本政府在指定第五代计算机、数字电视的主导技术的失败教训值得我们重视。因此,要避免行政指定产业技术路线和规定发展重点的弊端,加强产业发展动向信息服务,让企业自主选择创新策略,依托市场不断提高竞争力,借助高速成长的本土市场走出中国特色的产业自主创新道路。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