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省“双转移”战略的建议

2016-12-16 02:21:15 来源:广东政协网

32、提案第20120393号

案    由:关于完善我省“双转移”战略的建议

提 出 人:杨浩明(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推动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是省委省政府在广东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做出的以破解科学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2008年“双转移”实施以来,全省已建成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覆盖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以及珠三角边缘地区的15个地市,累计创造工业产值超过4500亿元,相当于新建一座工业城市。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意图,把推动“双转移”战略作为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实现形式,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取得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工商联系统牵头组织并达成签约项目超1000个,总投资金额超2000亿元,促成一批大项目落户。

一、存在问题

1.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扶持力度大,但一些具体配套支持措施没有完全跟上。如金融、科技等方面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从我会掌握的抽样调查显示,认为金融扶持力度小或者一般的企业比例分别为28.04%、46.73%;认为科研扶持力度小或者一般的企业家比例分别为28.97%、50.47%,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来自金融和科技方面的政策支持明显感到不足。

2.部分欠发达地区招商门槛较高,各承接地市的引进要求高度重合,造成竞争过度,未能形成梯度转移的产业分工布局。部分承接转移地政府在在引进企业时,只要求上规模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单位产出值高的企业,对传统制造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引进积极性不高,不太感兴趣。

3.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尤其是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土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严重制约园区的发展和产业转移。我会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周边的转移工业园区土地供应紧张,而东西两翼的土地供应则相对充裕。各园区用地指标普遍紧缺,直接导致“项目等土地”现象,往往投资方与当地政府、园区达成明确投资项目共识,却因缺用地指标而无法启动项目。

4. 部分园区产业链及产业配套尚未完善。目前相当部分园区进园的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产业配套关联度不高,导致园区的吸引力和集聚发展力不强。参与调研的民营企业认为产业园区的产业链配置不完备的比例高达93.9%。

5.融资难度大,工作成效受制约。一方面是企业本身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和扩大生产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园区建设资金紧张,面对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巨额资金,一些园区显得力不从心。

6.外省在粤招商工作对本省园区建设形成竞争。近年不少内陆省份加大对广东企业家的邀商力度,不遗余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一系列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投资优惠政策吸引广东客商,一定程度上对本省园区建设形成了竞争,导致一些本可以助推本省园区建设发展的优势产业、资金、技术外流。

7.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难招易失。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家认为普工招募难度不大,但是高工、技工,特别是管理人才,比较难招聘。即使招聘进来,由于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措施不足、入户难等原因,流失率非常大。此外,一些产业园区缺乏技校等培训基地,未形成技工等实用型人才的培训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二、完善我省“双转移”战略的建议

1. 进一步完善全省产业转移园区的总体规划,根据各地的客观条件、资源品赋的差异,制定切合各产业园区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珠三角传统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梯度转移的合理格局。

2.转变招商观念,在引进项目过程中,一方面引进规模大的企业以迅速提高园区规模,另一方面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招商以完善产业链布局。同时在引进项目时做到全面评估当地环境承受度,做好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上马项目做好环评工作,将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标范围内。

3. 继续实施“广货北上”等扩大内需行动,推广广东产品,为企业实施“双转移”战略扩大的产能挖掘更多内地市场。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等具体扶持政策力度,帮助企业更快更好更顺利启动产业转移。

4.完善各工业园区自身产业配套,打造良好创业营商环境。要按照产业转移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招商引资的核心产业和重点产业,紧紧围绕核心和重点引进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链,提高工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

5.营造宜居生活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工业园区一方面要加快各类技校的建设工作,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另一方面要完善园区的各类生活配套措施和人才入户政策,降低人才流失率。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