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态的建议

2016-12-16 02:21:15 来源:广东政协网

33、提案第20120394号

案    由: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态的建议

提 出 人:卢小周(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新型服务业态”是指满足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方面体验式消费的服务业态。在居民人均收入进入4000美元至20000美元之间时,居民的消费层次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新的消费特征日益突出新型服务业态应运而生。2011年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745亿元,增长21.5%。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48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从环比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1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69亿元,同比增长1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60亿元,增长17.2%。按消费形态分,11月餐饮收入1865亿元,同比增长17.7%;商品零售14264亿元,增长17.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7138亿元,增长21.4%。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支出、旅游休闲消费保持高速增长,消费力显著提高,并逐渐向发展享受型消费提升。立足内需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着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的关键。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充分挖掘消费需求特别是精神文化需求的巨大潜力,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使最终需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一、新型服务业态表现形式

新型服务业业态是超越传统组织模式、经营模式、运作模式,形成相应经济规模,构成稳定形态的服务行业。以经营模式分为全新业态;与传统模式结合业态;传统业态转型升级业态;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业态等。以表现形式分为专业服务业态,如电子商务、工业设计、软件业、文化创意、新型投融资活动;现代服务业态,如家政服务中介、现代物流、现代商业流通、其他金融业、服务外包、物流业。新型服务业态经历不断演变融合和创新发展,成长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和现代服务业的生力军。

二、新型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新型服务业供给模式与旺盛的新型服务需求不适应。以电子商务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购用户达到1.61亿,同比增长41.6%;网购规模达52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06%,受此带动,网上支付市场的规模也迅速扩大,2010年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超过1万亿元,实现全年翻番。但新型服务行业受到资金投入不足,规划无序带来的重复建设,以及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集大型商业、影城、书城、特色餐饮、交通、体育设施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虚拟经营模式和传统经营模式有机结合的“经济综合体”尚未形成规模,中小型企业的连锁化扩张、大型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和超大型集团的战略联盟发育不足,“小散弱”难以形成竞争合力和竞争优势。多数企业经营方式类似,创新意识不强,行业细分不够,加大了企业竞争风险。

2.滞后的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环境与庞大的新型消费市场不适应。目前在小额贷款、金融性担保、软件业、服务外包、物流业、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典当拍卖等许多行业新型服务业态层出不穷,并呈现多点式增长态势,具有一定规模。但新型服务业一方面重点项目上受人才、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明显,土地受限,融资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进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受规划滞后、多头管理的体制制约,文化、体育、旅游、商业以及财税等部门的统筹协调不足,难以统一协调解决影响新型消费业态发展问题。

3.良莠不齐的新型服务业市场与新型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要求不适应。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特征。市场机制的分配原则按照“各增其值、等价交换”进行,即各种市场资源和劳动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进行分配。在千万厂商和个人自主交易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对各种行为作出严格规范,包括国家法律制度、厂商内部的管理制度、各种技术性操作规范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等,否则市场将进入无序混乱状态。但从目前情况看,假冒伪劣、诚信缺失、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新型服务业市场健康发展。

三、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态的建议

新型服务业市场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为此建议:

重新认识新型消费业态,组织文化、商贸、体育和娱乐等有关部门对消费热点进行专题调研,研究新型消费业态的内涵特点及规律,制定促进新型消费业态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新型消费业态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目标。

推进新型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解决新型消费业态多头管理的体制制约因素,统筹文化、体育、旅游、商业以及财税等部门的指导机构,统一协调解决影响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有关问题,并从税收、用地和金融等方面加大对新型消费业态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新型服务业发展环境。统计部门要加强新型服务业统计和核算方法研究,建立统一完整和规范的统计制度和核算制度,准确客观地反映新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准确完整地反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情况,及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调整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3.培育扩大新型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建立准确可靠的服务消费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方便消费者及时便捷获得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服务信息,创造引导鼓励消费者进行旅游、健身以及各种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等闲暇服务消费。积极发挥流通业的先导作用,引导生产企业积极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适销对路新商品,尽快制定和完善新型消费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同时加强对新型消费领域的市场监测和分析,促进相关商品的市场导向和服务完善。

4.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引导创造新型消费。消费信贷是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改变传统消费观,鼓励人们实行及时消费、贷款消费。同时引导消费者正确合理地确定收入与消费的比例,乐于运用消费信贷手段提高生活质量。金融机构要尽可能地开发消费信贷种类,简化办理消费信贷手续,让更多人使用信贷消费。

5.优化扶持新型服务业创业就业环境,激发行业活力。要对符合创业认定标准的创业者,在税收优惠、创业资金补助上给予大力支持。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对创业者出台具体支持政策,尤其是对大学毕业生以及下岗职工、农民等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调动他们在新型服务业进行创业、就业的积极性。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