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2016-12-16 02:21:14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30070号

案    由: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内    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对于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现代农业意义深远,影响重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全面渗透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四化同步”战略,将信息化作为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化内容之一,为今后我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全面快速发展的需求、特别是与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很多兄弟省相比,农业信息化相对落后,面临着很多困难,在当前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保障压力增大,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的条件下,凸显了农业信息化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一是农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目前广东农业正向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升级转型,但农业信息化总体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对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信息化支撑不足,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上的推广应用不多。迫切需要出台政策、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是农业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例如,作为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管部门,省农业厅(省委农办)及各地农业部门基本没有发展农业信息化的专项资金或工作经费。省农业厅有拟订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的职能,但没有手段,农业生产、经营、预警等农业信息工作难以开展,难于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是农业信息监测和预警能力薄弱。我省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建设与当前农产品供需多变、市场价格波动和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相比明显滞后,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预警、监测、监管和服务能力,稳定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为农业主管部门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缺乏扶持政策。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必须有各项政策的扶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治环境。我国目前仍没有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难以调动积极性,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五是机制不完善。农业信息化在资金投入、资源管理、协同推进等方面存在重复建设,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的问题,亟需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办    法:

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分重要。当前,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政府是农业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要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决策协调作用,从政策规划、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提供保障;营造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以“金农工程”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是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推进农业信息化。要完善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机制,建议省财政设立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农产品信息发布、预警和扶持各地农业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借鉴种粮补贴的做法,为农民应用互联网提供信息化补贴,大力启动农民的信息需求。积极引导地方财政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带动、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长效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形成多方参与,协调推进的投入格局。

三是开展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包括“金农工程”、物联网应用试点、种植业生产信息示范工程、养殖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工程、农业经营信息化示范工程、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建设,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大手机、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的信息服务示范,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实用性、趣味性,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四是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要建立统筹协调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协调机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农业部门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领头?的作用。建议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成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协调机构,统一协调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整合信息资源,打破行政、地域、行业等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合力,推动信息的无偿共享,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