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广东省民营中小型企业“三荒两高”的建议

2016-12-16 02:21:14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30079号

案    由:关于解决广东省民营中小型企业“三荒两高”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内    容:

民营中小企业是广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东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受发达国家欧债危机和国内经济转型、需求不振、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小企业生存非常艰难,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把当前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归纳为“三荒两高”问题。“三荒”为用工荒、钱荒、电荒,“两高”则是高成本和高税负。

一、钱荒(融资难且贵)

现阶段,融资资源更多地流向国有的大型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权受到约束,贷款难度大。民营中小企业即使能从金融机构贷款,贷款利率通常也比国有大型企业高30%~50%,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则通过非正规金融的民间借贷融资,年利率更是高达20%以上,从而造成融资成本高。

二、用工荒

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民工潮从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回流,造成中小企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用工缺口非常大。

三、电荒

国家对资源品和能源保留更多的计划控制,煤电关系不合理是电荒的重要成因,表现为经常性的拉闸限电。

四、高税费

中小企业的税收承担能力较弱,正常的税收对部分企业而言都觉得偏高,然而,除去税收项目外,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巧立名目征收的各种“费”,加上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和一些执法部门“吃、拿、卡、要”的腐败成本,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重。

五、高成本

近年来,随着人工、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加上融资成本高,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中小企业的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办    法:

高成本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面对的,而电荒属于计划体制的问题,且今年来已有所缓解,在此不予讨论。

一、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均成立中小企业局,并把其职能独立出来,专门代表政府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网站则作为政府与中小企业沟通的主要平台。要把历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资金扶持政策重新梳理,挂到网站上。要加大向中小企业宣传中小企业局和中小企业网站职能的力度,以消除政府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是民营中小企业众多,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政策和财政支持上帮助到所有的企业,市场的优胜劣汰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政府应该尽量建立一个对所有企业都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换言之,所以企业都应该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

三是政府要把促进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具体政策建议

(一)关于融资难

一是推动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以“两建”为契机,敦促各金融机构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多种抵押担保模式,建议增加信贷、应收货款质押贷款和仓单质押、联贷联保、信贷资产反担保及开展动产质押等贷款业务,量身定做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强征信平台建设,建议由省、市政府牵头,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个人信用基础信息共享机制,以便于各金融机构对接相关企业的融资信息,不断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二是允许民间资本参股或设立社区类金融机构,实现社区类金融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务院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要针对广东民间资本雄厚的特点,要抓住金融改革的有利时机,放松管制、降低门槛。

三是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中小企业;积极完善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的试点工作;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中小板、创业板公开发行股票融资。

四是利用财政资金优化融资环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设立扶持资金等。

(二)关于税费高

一是宣传和落实中小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整合中小企业局、国税、地税、工商、海关等各部门的资源,认真梳理,形成从中小企业创业和成长、资本积累、技术创新等多个环节的系统、规范性税费优惠政策,挂到中小企业网站,并借助于各种公共媒体向中小企业进行宣传,让中小企业拥有充分的知情权。而且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让中小企业正受惠。

二是改革中小企业社会保险政策。加快统一全省社保费费基、费率,适当降低费率水平,并根据老龄化程度动态调整。另外,可以学习宁波等地的做法,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实施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即允许暂时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提出五种社会保险缓缴申请,临时性减征一定时期企业应缴纳的基本医疗、失业、工商和生育保险费,对困难中小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

三是进行全面的收费体制改革。加快“费改税”改革步伐。针对中小企业收费负担较重的状况,要全面清理现有的收费项目,不合理的一?要取消,有些企业反映过重的(如堤围费)则考虑减征;杜绝在执法过程中“吃、拿、卡、要”的行为;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通过强制中小企业购买产品、接受指定服务等手段牟利;不得违规向中小企业提前征税或者摊派税款。

四是加强税收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的纳税成本。简化税收政策、简化会计账目、延长纳税期限等手段,降低中小企业的税收遵从成本。

(三)关于招工难

一是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力密集型产业转型,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的机器设备,购置智能化机器设备,提高劳动力操作技能,减少企业用工数量,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二是建议用工缺口较大的市、县(区),由政府出面与中西部地区劳务输出大省的市一级政府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确保基本劳动力的供给。

三是加强技能人才的培育和交流合作,发挥行业(商)协会、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的作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实际开设科目和课程,或建立企业与技工学校订单式教育方式,为本地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改造升级、工业设计、职业标准开发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完善企业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优化用工环境,提供一些人才公寓、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来解决人才的居住问题,对重要人才给予住房补贴等扶持,优先安排高级人才的子女入户、入学事宜,努力创造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