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类案号:提案第20140023号
案由:积极应对地方债务风险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建议
提出人:江华(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案由: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围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相关企业加大投入,努力攻关,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效。突出表现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广东省统计局统计,2012年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12万亿元,增长14.1%,占工业产值比重达1.8%;优势产业日益凸显,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继续领跑全国,LED产业快速发展,新材料等其他领域势头良好;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试点推广应用初见成效。
尽管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其主要问题在于:
1、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业创新人才缺乏,缺少自有核心技术,标准缺失,关键零部件和主要装备大多依赖进口,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建设与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2、产业体系有待健全。技术创新尚未形成聚合效应,产业整体水平仍处于创新链和价值链的低端。
3、市场推广应用仍然面临巨大压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需求不足,未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
4、融资渠道有限,产业资本不足。
办法:
建议:
1、强化技术支撑,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着力抓好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组织实施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关键领域重点突破联合攻关等,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相关领域重点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形成产业发展突破口。积极组建各级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平台。深入实施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引进计划,探索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2、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集中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发展路径,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建设若干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3、加强市场需求培育。针对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国际市场需求受制于人的问题,按照“以新应用创造新需求,以新需求带动新发展”的思路,采取措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推广应用,综合应用财政补贴、费用减免、完善基础设施等手段,探索发展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应用相适应的新型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优化战略性新兴产品的市场应用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4、创新产业融资模式。充分利用我省现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功能,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综合运用贷款贴息、融通新投资、票据、担保等多种方式,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融资渠道,探索和推进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优集合票据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担保风险缓释基金等融资担保形式,充分发挥金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