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劳动法及工会知识纳入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议

2016-12-16 02:21:11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40030号

案由:关于将劳动法及工会知识纳入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议

提出人:李少梅(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关于将劳动法及工会知识纳入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议

  

  事实与理由: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雇佣规模的扩大,劳动争议发生的数量、规模也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呈上升态势。较个体劳动争议而言,群体性劳动争议的突发性、影响力和处理难度都要大得多,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罢工、静坐、围堵交通、集体上访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突发事件,甚至演变为刑事案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工人不了解工会职能和劳动法知识,在发生劳动争议后,不知如何寻求有效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如果能加强工会知识和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培训,引导工人群体通过合法、正确、有效的途径,理性依法维权,那么群体性劳动争议数量有望大幅下降。目前工人群体接受工会知识和劳动法律法规培训的途径极为有限,单纯依靠工厂、社会培训等途径,不但难以组织有效的培训教育,还有可能被敌对势力控制的劳工NGO于可乘之机。因此,应当将工会知识和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列入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知晓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

  建议:

  一、在各高校、职校、高初中毕业班的就业指导课程里加入工会知识和劳动法律法规知识,靠前一步维权,引导学生了解工会职能,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熟悉合法合规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各类学校毕业年级配备具备相应业务能力、熟悉劳动法的教师力量,提高学校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三、工会、劳动部门等相关单位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指导,强化工人群体合理合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工会知识的宣传,引导工人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依靠工会力量,理性维权,避免发生恶性的、群体性的劳动争议事件。

办法:

建议:

  一、在各高校、职校、高初中毕业班的就业指导课程里加入工会知识和劳动法律法规知识,靠前一步维权,引导学生了解工会职能,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熟悉合法合规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各类学校毕业年级配备具备相应业务能力、熟悉劳动法的教师力量,提高学校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三、工会、劳动部门等相关单位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指导,强化工人群体合理合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工会知识的宣传,引导工人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依靠工会力量,理性维权,避免发生恶性的、群体性的劳动争议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