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类案号:提案第20140063号
案由:关于重视预防艾滋病向校园蔓延的建议
提出人:柏志全(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2013年12月1号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这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万例。据广东省艾滋病疫情通报,今年10月31日,广东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为广东省的HIV感染者达41922例,上升为全国第五位。据专家测算,广东省现存活的实际HIV感染人数约6.8万。1-10月本省HIV感染者及病人为7030例,死亡1331例。我省部分城市的情况相当严峻,截至今年10月底,广州市累计报告常住HIV感染者和病人共有5852例,在全省排第1位,其中1979人已经发病,785人已死亡,自2008年以来,广州的病例报告数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中山市艾滋病报告病例同比增长18.8%;江门市艾滋病新报告病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8个百分点,疫情均有上升趋势,广东进入艾滋病发病高峰期。
在传播途径上,注射毒品感染者渐渐减少,性传播已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而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感染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去年珠三角地区监测该类人群HIV感染率高达10.7%。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全国艾滋病感染报告病例中,大学生感染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国内15至24岁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0.9%上升到2012年的1.7%,经同性性传播比例从8%升至55.5%。最近有调查显示,7%男大学生有过男男性行为经历。
随着艾滋病经性传播、尤其是男男同性传播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人群中因为冲动、好奇、模仿而受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见,以平均每年两成的速度增长。广东省部分城市的高校如广州、中山、东莞等均有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报道,男性同性恋中大学生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全国平均有5%的男同性恋检出感染艾滋病,如再乘以庞大的人口基数,感染者数量惊人。这些数据说明,在校大学生受HIV感染的威胁越来越大,艾滋病正逐渐向被视为净土的大学校园侵蚀,这是必须要正视的事实。
办法:
艾滋病已不再仅仅是医学问题,现已成为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防治艾滋病成为事关社会和谐的大事和要事,需要各类学校及行政主管部门切实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減少HIV在学校中的蔓延。
1、加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的防艾意识。学校应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一项常规教育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建立起预防艾滋病工作长效机制,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培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2、开设生殖健康教育类公共选修课,形成完善的宣教网络。以性教育为主,开设相关公共课程,涵盖性知识、性的价值观、异性的交往技能、对性的责任感等内容,向广大学生传播生殖健康知识、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技能。在校园网和宣传栏中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校图书馆应配备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读物,供学生开架阅读或借阅。将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相结合。
3、发挥学校门诊部和学生辅导员以及志愿者的宣教作用。调查显示,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学生”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实际上,不管是艾滋病还是梅毒,预防举措都一样,使用安全套就能很大程度上进行预防,在校园的一些场所安全套免费发放机,让安全套进入校园不应再是学校避讳、学生害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