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建议

2016-12-16 02:21:10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40105号

案由: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建议

提出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加大力度做好普惠性幼儿园的工作。近几年我省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及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客观审视我省的学前教育特别是普惠性幼儿园创办的工作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距离群众让子女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广东要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学前教育问题,就要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加快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坚持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完善政府、社会与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是一项有利于资源合理分配、社会公平发展的民生工程,也是广东省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大省”的重要举

  一、目前广东省各大城市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政策难以体现“普惠性”、“公益性”

  一方面,由于学前教育大多由社会力量承办,政府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比较少。如广州的学前教育占教育投入少于5%,而粤西粤北城市投入的更加少。在政府有限的投入中,又基本倾向于城市中的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基础好,师资质量占优势,民办幼儿园基础薄弱,资金不足,与公办幼儿园形成不对等关系,有限的政府投入远远未达到“普惠性”、“公益性”。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机构民办多、公办少,政府的主导地位远没有确立,特别是收费合理,管理规范,具有一定水平的普惠性幼儿园严重不足,在城镇是“一位难求”,在农村是难以寻觅。   

  (二)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动态监管制度还未健全   

  1.目前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没有对如何配建教育设施进行明确规定,部分地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幼儿园的配建。特别是住宅小区配套的幼儿园,有关规定让开发商有规避责任的空间,他们采取对大的建设项目进行拆分,使一次性开发面积达不到必须配套学校的要求,学校也就在分拆报批中被挤掉了。同时,现在法规中没有赋予教育行政部门对配建普惠性幼儿园事前介入规划设计和施工时必要的监管建议权,所以在幼儿园配套建设出现不符合教学需要的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留下缺陷和隐患。   

  2.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仍在增加,而与其相对应的职能部门却非常少。教育部门还没有设置管理民办学前教育的专门人员,而管理基础教育的人不能切实承担起对各级民办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以及业务指导的责任和义务。地方又在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在办园审批政策方面更为宽松,审批通过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导致民办幼儿园管理松散,甚至出现未经批准就开始招生的幼儿园。   

  (三)收费标准过低,普惠性幼儿园难以更好发展   

  普惠性幼儿园按照各级政府的规定,按级段收费。但无论是一、二、三级普惠性幼儿园,都反映在经济成本越来越大的大环境下,只收取相关的保育保教费难以维持正常开支。“一刀切”的收费政策,使不少投入较大、条件较好、未进入普惠性行业的民办幼儿园处在观望、徘徊状态,顾虑重重。    

  (四)补助资金的落实亟待加强管理    一是普惠性幼儿园由于收费项目的缩减,场地租金、人员工资的不断增加,办园压力也在增加。二是普惠性幼儿园中受资助的贫困家庭幼儿的补助经费较少,加之未收取任何费用,加重了民办幼儿园的负担。   

办法: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政府职责,加强督察考核;科学规划布局,广泛汲取意见  

  1.各级政府把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作纳入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考核,并建立经常性督办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教育局不定期地对地区内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进行督查通报。在评选文明城市、文明街镇时,对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   

  2.搞好科学规划,广泛听取社会和专家的意见,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地区普惠性幼儿园的布局调整规划。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时候可根据各区域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将各区域内达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园所先纳入到规划之中,而后进行统一管理。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必须尊重民意,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推进。 

  (二)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建立健全财政奖补制度和专项资金项目,吸引更多的民办幼儿园加入到普惠性行业,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具体是:   

  1.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学前教育,对办学规范、安全保证、保教质量高的幼儿园给予奖励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在园儿童发放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保教人员发放长期从教津贴。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做好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2.政府大力扶持。一些地区可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居住区附近没有普惠性幼儿园的家庭,向附近民办幼儿园购买学位,以保证所有适龄幼儿都能以普惠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入园,这不仅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还有效保障就近入园和优质学前资源的合理配置。   

  3.建议根据学前教育多元发展的现状,将幼儿园分为公益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和私立性幼儿园,并落实对公益、普惠幼儿园的支持政策。

  三、拓宽投入渠道,积极发展普惠幼儿园   

  一是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二可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三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四可联合办学,委托管理,企业出资,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委托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专业力量如优质公办幼儿园、幼儿师范学校等具体举办,实行合同制,明确各方责任,合同期满后根据双方互评结果。我国目前情况下仍然有少数企业在坚持举办幼儿园,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也是非常好的举措。    

  四、培养一批能够胜任学前教育教学的教师人才    

  一是完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定向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本土化优质负责的幼儿教师。二是尽快出台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幼儿园特别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采取远程研修、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普惠性幼儿园在国家政府大力扶持的优越环境下,要在激烈竞争的中确立好发展模式和对策,要有明确的方向和鲜明的特色,不要把教育当成市场。在国家大力推举创办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下,更要明确办园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走出真正富有价值的惠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