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2016-12-16 02:21:10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40107号

案由: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提出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社会管理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来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提高科学化、专业化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第六类主体人才队伍,并规划到2020年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要达到300万人;201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15年,全省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5万人,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达到5人,社会工作者将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在我国起步的时间不长,如何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广东省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办法和措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也推进了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但是从总体来看迈的步伐不够大,取得的成效不够明显,推进的节奏也比较缓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珠三角以外地区县级及以下行政区域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极度短缺,这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新形势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社会工作理念和意识不够强。由于社会工作者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和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强,使大多数人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比较模糊,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意识认识得不够深入。

  2、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严重不足。至目前止,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体缺口较大,以地级市(阳江)为例,据我们调研,阳江全市拥有社会工作师职称的专业人员仅有59名,其中包括47名助理社会工作师和12名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却为零,有的县(市、区)只有一名助理社会工作师,中级和高级的社会工作师均为零。

  3、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涉及党群、政府等部门,行政分割特点比较明显,“活动”空间往往受到“单位”的条块分割。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扶持政策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缺少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

  4、激励措施相对较为滞后。目前关于社会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绩效考评、技术培训、职业认证、引导社会工作人才就业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还不够健全,甚至有的存在空白现象,由于缺乏应有的保障,难以调动社会工作人才积极性和主动性。

办法:

  具体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加快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健全和充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机构力量,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要求,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增补社工委、民政、卫生等社会工作部门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人事、社工委、民政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社会工作部门的职能,充实人员力量,明确社会工作部门是推进和协调社会工作具体行政行为的职能机构,在形成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全体社会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良好人才工作新格局。

  2、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社工人才队伍职业化进程。围绕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具体工作环节,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以及其他行业立法的经验,逐步建立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相配套的社会工作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登记注册制度、岗位聘任制度和有关社工的职业守则,加快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实际,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途径方法,创新培训模式,以政府培训机构主体引导、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社会培训机构充分参与提供实践平台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样、灵活、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3、拓展工作渠道,加快推进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研究建立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体系。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结合实际需求情况,在涉及社会工作的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中研究设定社会工作岗位。综合衡量不同社会工作岗位要求、服务对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研究设计相应的设置范围、数量结构、配备比例、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形成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配备的政策措施和标准体系,吸纳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

  4、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着力提升社工人才队伍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制度。要打破行业、地域、身份、所有制界限,放宽视野,拓宽渠道,畅通社会工作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进入其他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的接口,在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招考职位时,可优先考虑有从事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才。尝试探索和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正常的升迁制度,或地方性的职称评定、岗位分级制度,为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成长打开空间。建立完善激励保障制度。按照职业化、标准化、以岗定薪、以绩定奖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社会工作人员的薪酬和保险福利,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要设计及实行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激励机制,完善社工薪酬标准,并与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挂钩,合理体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人才价值,以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

  5、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保障。强劲的公共财政支持,是促进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专项投资扶持政策,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保障力度,在社会工作人才的重大开发活动、重点人才基地建设、人才培训教育以及研究方面应有重点投入。

  6、加大舆论宣传,扩大公众知晓度,积极营造社工人才健康成长氛围。建议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有效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加强社会工作业务知识宣传,让群众深刻理解社会工作对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意义。同时,通过举办社工节、社会工作论坛等活动,积极营造促进社会工作发展、适应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关注度和认同感,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主动投身到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来。

  7、省社工委等部门应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和输送力度,加强对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促进社区统筹,区域协调的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必须首先在专业化人才培养,专业化服务指导上实现城乡平衡、区域平衡。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该将关注重点、人才培养的重点、经费支持的重点转向农村和基层,转向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