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2016-12-16 02:21:09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40145号

案由: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提出人:民盟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医疗卫生服务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要求,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关键的作用。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广东省于2009年与全国其他省市同步启动医改,但对医改最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所涉不多。2012年10月出台《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确定了16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标志着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

  深圳是我省唯一被列入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的城市,2012年7月在全国率先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以“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为切入点,启动公立医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为我省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

  一是未形成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各级医疗机构分工不明确,综合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院门前罗雀的现象突出;

  二是未形成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公立医院履行公益性职能; 

  三是管办主体界定不清晰,未形成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投入、人事、编制、分配等不合理因素阻碍公立医院公益服务积极性的发挥;

  四是评价机制不健全,未形成科学的公益性评价体系,激发公立医院高效运营的机制有待创新。

  五是未引入市场调节机制,未能建立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差异制度,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缺乏政策支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 鼓励“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我们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医改全局,影响医改成败,对能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结合深圳试点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做好广东公立医院改革的顶层设计,确定改革实施路径,积极推进各方面的综合改革。

办法:

  1、政府必须以保基本、广覆盖为出发点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理顺不同层次公立医院的职能分工和协作关系。

  (1)建立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分层次赋予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的社会职能,政府根据医院承担的职能给予相应的投入。其中,省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和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向研究型发展,主要职能是攻克疑难重症的诊治难题并通过研究建立诊疗规范;地市及县级公立医院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所以初级医疗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群众提供慢性病初级诊疗服务。

  (2)建立综合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机制。强化综合性公立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职能,赋予其培训、指导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责。完善管理、补偿、运行、监管等配套政策,特别是医保分级支付政策,探索通过托管、建立医疗集团、院办院管等方式,建立综合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对紧密的分工协作、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和完善高层次医疗技术人员轮岗派驻服务制度和远程专家会诊制度等,引导医疗资源合理纵向流动。

  2、政府要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完善财政补偿机制,使公立医院能够发挥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性作用

  (1)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府要负责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学研究、人员基本经费和政策性亏损等方面的投入。建立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与服务绩效(服务数量与质量等)相挂钩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通过建立包括财政税收、社保资金、福利彩票基金等多渠道的公共财政投入及补偿机制,保障公立医院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下的良性运行。

  (2)完善财政补偿机制,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立公立医院财政“双重补偿”机制,即基建、设备、人才、科研等固定成本由政府财政补偿,运营成本通过提供服务由医保补偿。建议取消药品加成后,把按人头补贴基本经费的传统方式转变为经常性补助和奖励性补助相结合的新方式,建立与服务量和绩效评价考核挂钩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计价单位从按项目付费为主转变为按结果付费,付费标准从国家的医疗服务定价转变为依据医疗机构的服务成本和历史数据,支付时间从后付制转为预付制。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合理界定政府行业监管和办医责任。要从根本上准确区分公立医院的所有权、经营权、决策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理顺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不同地区的卫生发展状况灵活选择适合医院自身的管理模式,实现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如香港的医院管理局模式,新加坡和英国的公立医院集团模式,美国和德国的单一法人制模式,均可供借鉴。

  (2)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政府通过委托代理的方式行使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等权力;建立院长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落实院长的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等经营管理权限。同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公立医院院长专业化、职业化的制度体系和培训体系。

  (3)实施公立医院内部综合改革,形成现代医院内部运行机制。一是打破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制度,在公立医院内部推行全员聘用管理,进行以“按需设岗、按岗聘用、能出能进”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二是改革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非在编聘用人员和在编在职人员实行统一分配制度,以岗定薪,同工同酬。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4、要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评体系

  (1)设计以“公益性”作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以提升患者满意度为重点,把公立医院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作为主要绩效目标,辅以医院的健康良性运作目标。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2)完善便民惠民措施。重点在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挖掘优质专家资源等方面推进服务管理创新工作。

  (3)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信息化条件的共享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加快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5、引入市场机制破解公立医院改革难点,建立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差异制度,为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创造条件

  (1)建立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差异制度,实行临床路径、技术经济评价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扭转不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建立以技术含量为依据的价格差异制度,同时降低药品、医疗器械及检查价格,建立严格的费用和成本控制机制,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2)制定相应的制度,在充分保障高品质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允许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源开展面向市场的多方面业务合作,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源以设备投资、技术利用的合作方式进入公立医院的特殊医疗市场;另一方面鼓励公立医院以技术资源合作方式,引导并参与市场化为主导的社会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建设,丰富和完善多元化、立体式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3)由政府和市场共同调节医疗资源,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医院的运营,在医疗机构选址、市场准入审批、税收优惠、医保定点等方面要给予同等待遇,满足不同医疗需求,提供可选择的多样性、差异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