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议

2016-12-16 02:21:09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40159号

案由:关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议

提出人:民盟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发展职业教育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对于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有重要意义。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随后,职业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起,作为我国教育的三大战略重点,写入“十一五”规划。根据《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15年基本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到2020年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广东省,截至2011年底,全省职业院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万人,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836所,在校生237万人;高职高专院校78所,在校生69万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以每年20.18%的速度增长,远高于普通高中在校生年平均7%的增长速度;高职高专院校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招生规模年平均增速达到10%。广东已成为办学规模位居全国首位的职业教育大省。

  然而,我省职业教育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缺乏职教特色和定位的应用型技术大学

  目前的本科教育都是普通高等教育,缺乏职教特色和定位的应用型技术大学。而在职教的体系中,高职教育仅是一个“断头”的专科教育,高职毕业生难以继续升学,接受大学教育。没有良好的向上的阶梯,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也使得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被边缘化。

  2、中职学生缺乏直接升读本科的渠道

  目前,我省中职学生升学的方式主要有高考、“3+证书”、三二分段、对口自主招生等途径。由于培养模式的不同,中职学生在普通高考中处于不利地位,升学率极低。而在职教体系内,中职学生的升学选择单一,只能通过目前的途径升读高职学校,缺乏直接升读本科的渠道,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成长的需要。

  3、中高职衔接存在区域化、条块化的问题

  我省的中高职衔接工作,开展了很多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探索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接受继续教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这些试点的模式普遍存在区域化、条块化的问题,学生可自由选择的余地不多,此外,还存在自主招生所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考试结果缺乏通用性和可比性问题等等。

  4、“专转本”考试制度不适合职业教育

  目前,高职的毕业生要想继续学习,升入本科,必须通过“专升本”考试,回到普教系列中来。这一方面,由于考试的模式与培养的模式相背离,对高职的学生不利,升学率极低;另一方面,又迫使学生放弃自己学有所长的技能,对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浪费。

  5、现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隔离,无法横向流动

  目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发展一直是界限分明、互不相关的双轨并行的模式,职业教育被定义为与普通教育严格区分的教育类型,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缺少沟通与联接,导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离,甚至走向对立,使得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造成内在的隔裂。

  要解决目前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教育体系结构,实现职教体系多层次衔接,职教与普教互通,横向、纵向全面贯通,有机衔接、多元立交,才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目前教育体系问题的关键和前提。

办法:

  1、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要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必须构建从中等到高等的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链条,并具有良好的上升阶梯。具体的建议包括:

  (1)升、转一批应用型技术大学。从地方性本科院校、2B类普通本科、高职高专中,升、转一批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建立实践导向的职教本科院校,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系,为职教的上升通道提供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梯。这不仅有利于地方高校的分类、转型与发展,也有利于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模式培养本科职业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更是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重要环节。

  (2)打通中职学生升读本科的路径。开放应届中职生自主报考本科的技术师范学院,培养职教师资。采取单独命题、考试、录取的办法,从中职优秀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为职业教育培养“双证书、一体化”、具有本科学历的职教师资,为中职学生直接升读本科开辟一条通道。

  (3)打破中、高职衔接的区域化、条块化。采用高职招生联盟的办法,打破中、高职衔接的区域化、条块化,给学生更广泛的选择机会,降低学生和学校双方的考试成本,建立完善的“知识+技能”的入学考试体系,使中职升高职变成一种规范化、常态化的模式。

  (4)改革职教“专转本”的招生考试制度。建议彻底改革甚至摒弃现有的普教体制下的“专升本”考试制度,采用“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使考试的模式与培养的模式相一致,真正体现职教的价值,体现社会对职教的尊重。

  2、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链接,实现职教与普教的互通

  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该互相渗透、衔接贯通,通过“学历互认”、“学分互认”,建立两种教育体系互通的立交桥。建议在学历教育中,实现“学历互认”,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学历互认的基础上参加上一级学习的选拔,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多次跨越、层层提升。

  在同一级的学历教育中,还应该通过“学分互认”制度,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通与转换手段,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自主选择、双向流动。在“学分互认”的制度中,应该承认不同教育模式的差异。因此,建议在由普教转职教时,承认原来所修的文化课、理论课的学分;在由职教转普教时,承认原来所修的实践课、实训课的学分。

  3、加大政府的支持与保障措施

  (1)完善政策法规,建设职教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强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中最为关键的校企合作的法规、条例,要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律义务、社会责任,并通过税收等政府调节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教、服务职教,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院校共同合作的各级校企合作协调工作机制,促进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

  (2)加大经费的投入保障。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财政投入,健全职业技术教育拨款机制,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加快实施以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预算管理制度;建议各级财政重点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示范性院校建设、实训中心建设等,建立专项资金,统筹发挥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此外,省财政还应适当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支持当地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3)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教师准入制度的改革。根据教育部对职教师资标准的要求,完善职业技术院校专任教师准入制度,对于已经入职的教师,需加大培养力度,使所有专任教师都具备相应资格;大力支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现教师队伍的“双师型”、“一体化”。此外,还应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编制标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使职业技术院校生师比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完善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来实现师资的评价与评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