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建议

2016-12-16 02:21:08 来源:广东政协网

大会发言材料(25)

秦鉴委员的书面发言

——关于全面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建议

目前,我国各个医院的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导致患者舍近求远,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的感觉从未消散。

一、基层医院诊疗水平上不去的原因

(一)基层医院的医生来源问题。我国目前医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八年制本硕博、七年制硕士、五年制本科、三年制大专、两年制中专。一本院校可以获得优质生源因而培养质量较好,一般不会流向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院只能从大专、中专中获得补充。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与大型的、大学附属医院相比,基层医院的医生绝大多数没有接受高层次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拉大了与大医院的诊疗水平。

(三)工资水平低。在基层医院,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院,由于当地经济水平差,靠医院的创收能力提供的工资非常低,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毕业生扎根、安家。

(四)人事体制僵化。目前,医生与工作单位的工作合同是排他、永久的,多点执业、自由职业还是纸上谈兵,导致受过良好训练、有丰富经验的大医院医生不能自由流动,基层医院无法获得这些优质的人力资源来为患者服务,更谈不上以此来带动原有医生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建议

(一)全面改革医学教育体制。目前,治疗人的医生素质要求似乎比不上治疗宠物的医生。我国《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2009年后大专以下者不能考执业兽医师资格,而我国的医学中专至今还在招生,《执业医师法》规定中专毕业者毕业后还可以为人治病。即便是医学本科院校,由于一本和二本的生源质量不同,加上院校间教学质量的差异,毕业后水平相差也很大,在每年进行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有的院校通过率达到90%以上,有些院校的通过率不到20%。为了生命的尊严,建议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将所有的大专及以下医学院校关停并转,所有医学本科都在一本招生,让更多优秀的、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医学专业。

(二)加大投入,扎实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国家已经要求各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导致医生的培养周期加长、培养成本提高,影响优秀人才报考临床医学的积极性。有关部门要加大接受规培者的补贴,让更多最优秀的人才愿意来呵护最珍贵的生命,基层医院才有可能有高水平的医生加盟。

(三)提高基层医生的收入。小城市、边远地区患者的生命与大城市患者的生命同样珍贵,应该得到同样水平医生的救治。这些地方,尤其是边远地区,政府应该给予大量的补贴,吸引高水平的医生当地就业,并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四)加快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相关政策的推出。目前很多高层次大医院的教授争抢病床现象严重,出现很多高职称人力资源的闲置。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实施多点执业、自由职业及其相关配套规章制度,例如工商、税务、社会保障等方面,促进人才的合理有效流动,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

  (发言者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育处处长、中医博导,医卫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