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材料(32)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促进广东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正迈向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作为未来激发中国经济活力、拉动增速的主力军,广大中小微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加快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紧抓深化改革重要历史机遇的同时,中小企业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敏锐把握消费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小微企业是我省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是促成发明专利的主力军。据专利部门统计,2013年,我省中小微企业占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85%,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0%。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民间资本担当重要的角色。通过投资建设民营孵化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打造科技、金融、政策服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成立天使基金、私募基金,改善小微企业股本结构,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创业园区等方式,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
广东中小微企业数量大,有打破传统垄断、实现技术创新超越的动力,但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仍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对政策环境不熟悉。多数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不掌握国家和地方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不清楚申请的渠道、程序、条件。
(二)民营孵化器发展压力大。在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一传统国有资本占主导的领域,广东民间资本已经进入,并持续经营多年,但地方对民营孵化器重视不够,企业没有稳定的财政拨款来源,民营孵化器不能享有国家孵化器的同等政策支持。
(三)政府探索建立的科技资金扶持方式难被民营企业接受。民营企业对政府科技扶持资金换取股权的政策有抵触:一是不愿意引进国有资本,稀释现有股权比例;二是不会为了一项科技研发专门成立正式公司运营,认为手续繁多、管理难度增大、营运成本增加。
(四)缺少创新成果产业化资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未能获得商业银行的普遍应用,因此企业的知识产权仅能实现十分有限的融资。
(五)推动技术创新政策受惠面小。尽管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多级科技资助项目体系,但对于量大面广、分类复杂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政府针对某个项目、某个行业、某类企业的扶持政策力度非常有限。
(六)技术创新成果维权难。在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关键。一些企业表示知识产权案件立案难、取证难、赔付少、执行难,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挫伤走自主研发道路的企业的积极性。
为此,建议:
(一)引导中小微企业充分认识新常态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常态下,消费的形式升级,更多地从“线下”走到“线上”,消费内容也将转向发展型消费,简单数量扩张只会加剧产能过剩,需要适应个性化需求、寻找新的增长点,因此新兴产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此外,不同领域的科技也迎来了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崭新时期,抓住这个机遇,势必能给经济增长带来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必须引导中小微企业认识到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持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二)完善科技项目市场评估机制。推进科研项目立项评审和人员考评制度改革。政府的科技项目,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研发项目的资助要更广泛地听取并充分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就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市场可行性、行业示范带动性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相关项目的审评会专家库,应该更多地吸纳大型民营企业、有代表性的中小微企业的技术骨干参与。要做好中小微企业科技项目资助标准、范围、内容、成效的信息公开,形成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提高政府科技资金的使用绩效。
(三)加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将由省政府资助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纳入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检测设备、实验室等公办科研基础设施一律向中小微企业开放使用。地方高校的产学研项目中要保留定向中小微企业的部分比例。加强统筹,把分散在各部门、各县市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扶持政策集中起来,把企业技术中心、技术改造、工程中心、示范企业认定等政策合并同类项,努力形成合力。
(四)引入民间资本建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作用,首要是形成发达、专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市场。可以考虑在广州利用民间资本建设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交易所。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规模和经营优势,大力引进大型企业作为知识产权买方,引进互联网新型交易模式和平台,覆盖大量中小微企业,整合知识产权确权、评估、竞价、转让等交易流程,扩展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服务范围,实现知识产权商品化、金融化、市场化。
(五)在完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中重视发挥地区商会、行业商会作用。开展金融服务对接。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进驻创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区。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票据贴现、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缓解企业技术创新后期的资金困难。开展服务信息对接。发挥好地区商会、行业商会的作用,扩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宣传,定期加强政策辅导。建立创业导师制度,组织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技术发明人的创业者理清创业思路,迈出稳健发展步伐。开展人才服务对接。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创新技术人才向企业集聚,按照平等原则,解决中小微企业人才落户、社会保障等困难。
(六)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开办专业孵化器,开展技术专利联盟。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创新型中小企业联合争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知识产权专项信息工作,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减少技术创新区域内、行业内简单重复浪费资源。
(七)加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没有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动力会严重受阻。建议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快处理知识产权案件,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鼓励民间资本加大技术创新。加快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加大案件赔付金额,扩大普法宣传,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