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

2016-12-16 02:21:08 来源:广东政协网

大会发言材料(42)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推进我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能够满足政府监管需要,强化产业链各企业责任,促进对食品质量的控制,减弱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也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还能够降低安全事件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目前,溯源系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也逐步重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一、广东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广东省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划(2012-2016年>的通知》(粤府〔2013〕98号)中提出要“推进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以重点品种追溯体系的系统建设为试点,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目前,我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的相关法规及标准缺失。2014年1月我省编制了《广东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体系建设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已进入建设阶段。广东省农业厅牵头负责的以蔬菜、肉类和淡水鱼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溯源对象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也正在建设中。但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采用分段监管模式,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对于追溯体系建设的设计、规定等不尽相同,如产品编码、追溯信息采集内容、尤其是追溯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所差异,致使不同环节不能有效对接,信息无法共享,过程信息不能有效加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追溯。

没有统一的追溯标准,表现为一是质检、农业、渔业等部门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导致数据难以共享;二是产品品种不同,标准不一。如农产品,其品种多,包装方式多种多样,标准不一,导致追溯体系建设异常困难。而且,我省也缺乏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相关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各项强化措施也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无法形成长久的有效机制。

(二)投入力度不足,追溯体系平台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支撑。尽管许多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是政府强制和企业自主导入并存,但各国的实践也证明,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责任重大。其原因首先在于食品安全事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政府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方面具有权威性,又是独立于卖方和买方的第三方,由其建设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系统比较容易获得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其次,食品市场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这会导致低质食品“驱逐”高质食品,使得市场上安全食品的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政府公共的追溯平台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凭借政府的公信力,树立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心,企业则可以借此平台树立自己的品牌。再次,可以节约大量用于重复建设追溯平台的费用。

我省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也大量从外省输入农产品,所以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我省食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有效地保障我省的食品安全。但是我省在建设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缺少专项资金做前期投资,更没有维护和更新的专项资金。而我省食品从业人员以个体商户为主,资金技术不雄厚,组织化程度低,加之信息平台建设在短期内不能给他们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如果要自己纳费加入食品追溯信息平台,他们的积极性会受挫,缺乏前期投入的动力,难以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

(三)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不仅仅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发布食品安全事件消息的平台,更是提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和处理危机的有效手段,是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食品信息的需求和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迫切需要,同时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食品的扩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目前我省有关部门和企业对食品安全追溯的认识存在误区。例如把质量追溯等同于责任追究,忽视质量安全管理的本质;注重食品身份标识,认为只要在产品上附着身份标识,消费者能查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就实现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又如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同于生产记录,将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与食品身份标识割裂开来。这些误区违背了追溯制度建设的理念,也与国际上实际操作相距甚远。同时,我省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宣传途径和渠道用以准确地介绍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有效的机制让消费者积极参与其中。

二、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广东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相关的地方法规与标准。首先,我省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要对现有的与食品安全追溯相关的法规、条例、技术标准等进行清理和规范,总结以往的经验,结合实际着眼未来,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紧密留意并跟随新的《食品安全法》的修改,配套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各项措施,使之上升到法律体系建设层面,建立我省自己的法规与实施细则,形成食品安全追溯的长久有效机制。其次,应以相关国际标准为指导,规范质量追溯信息采集与数据交换。不仅要引入运用多种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的管理办法,更要运用全球统一编码及标识系统(EAN,UCC系统)跟踪与追溯食品类产品,将整个供应链连接起来,以提升我省食品在国际生产中的竞争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加大投入力度,以专项资金建设、完善追溯体系平台。省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来承担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前期投入成本和组织成本。建立起普及性、兼容性和信息共享程度高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象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让更多的小型企业及个体农商户能借助公共追溯平台树立自己的品牌,同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重要的是凭借政府的公信力,树立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信心。

(三)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是应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公益性宣教平台,多途径、多形式地大力宣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提升消费者对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追溯习惯,培养追溯意识和能力;二是投资建立与食品科学和食品营养相关的教育基地,如食品博物馆等,使消费者系统、长期、可持续地接受正确的食品科学和安全知识;三是利用民间组织和行业组织,加强培训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