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广东省海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2016-12-16 02:21:08 来源:广东政协网

大会发言材料(50)

梁 建 伟 委 员

(代表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发言

——关于加强广东省海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广东是经济大省、外贸大省、海洋大省,航运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省90%以上的外贸货物、 50%以上的内贸货物的运输,都由航运来完成。在广东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自贸区发展、打造“海洋强省”等重大战略进程中,航运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船)员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广东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近19亿吨,其中危险货物吞吐量近4亿吨,船舶进出港近400万艘次,旅客运送量约5000万人次。没有海(船)员的贡献,货物运输、旅客水上出行、航运安全等将无法得到保障。

广东水运资源丰富,各地市纷纷发展临海临江经济,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仅西江航运干线年货运量就接近2亿吨。没有海(船)员的贡献,我省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将受到影响。

广东毗邻南海,近年来在海洋维权、越南撤侨、马航搜寻等重大事件,都能看到广东海(船)员的身影。没有海(船)员的贡献,我国的海洋权益、大国形象、公民的海外利益将得不到充分保障。

正如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米乔普勒斯对海(船)员这一职业评价说,没有海(船)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的人会挨饿。海(船)员如此重要,但他们几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弱势群体。“十二五”以来,在我省海洋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连年增长的大背景下,全省注册海(船)员数量却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递减。截至2014年11月,广东辖区共有11万注册海(船)员,与“十一五”末的20万名相比,减少了近一半。除了数量上的锐减,海(船)员队伍老龄化、高素质海(船)员缺乏的情况日趋严重,广东“有船无人开、有船不会开”的现象正在逐年加剧,水上交通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造成目前海(船)员队伍建设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船)员职业吸引力下降。航运是高风险行业,海(船)员是高风险职业。改革开放前,海(船)员收入相对较高,又有机会出国,海(船)员的自豪感和优越感比较强,甚至吸引了不少高干子弟从事海(船)员职业。但现在,出国已成为普通百姓的常态,船岸收入差距已经明显缩小甚至倒挂,有些海(船)员工资还跟不上岸上工资水平。海(船)员法定休假只能领取最低工资标准,不少个体海(船)员甚至没有休假工资。高风险低收入的现状,加上长年背井离乡,与水为伴,以船为家,照顾不了家庭,甚至找不到配偶,导致海(船)员职业吸引力严重下降。航海院校不仅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报考,即使毕了业,真正上船的毕业生不足一半,而坚持在船上连续工作五年以上的不足20%。

(二)海(船)员培养重视不够。我省目前海(船)员年培养人数1000多人,仅占全国的5%,年培养内河船员仅数百人。由于专业特殊性,据测算,培养 1 名航海类专业本科生的成本至少需10万元人民币,比其他专业要高得多。而目前的实际投入普遍不足,我省没有一所航海院校拥有实习船,所使用的教学设施设备也基本上是商船淘汰的旧产品,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适应力差,滞后于船舶大型化、自动化、节能化、特种化的发展趋势。而作为海(船)员培养主体的航运企业,由于航运市场原因,不断削减海(船)员培养投入,甚至只使用不培养。海(船)员整体素质下降,高素质海(船)员缺乏,在职海(船)员流失加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省航运业乃至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海(船)员职业保障缺乏。在海(船)员就业上,就业渠道、信息不畅通,“黑中介”屡禁不绝,劳资纠纷等矛盾日益突显。在海(船)员待遇上,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航海国家对本国海(船)员所得税实行减免等优惠政策,而我国海(船)员与陆地人员一样需要缴纳所得税。在海(船)员生活上,目前社会对海(船)员及其家属的关注度低,由于海(船)员流动性大,其子女在入户、入学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

当前,加强我省海(船)员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争取国家支持,广东先行先试,按照国际惯例,出台减免海(船)员个人所得税政策。

(二)出台航海类全日制教育免费政策。考虑海(船)员职业的特殊性、艰苦性,政府要增加对海(船)员教育的专项投入经费,设立海(船)员教育发展基金,对我省航海类专业学生实行免收学费政策,鼓励全省特别是粤东西北贫困地区的优秀子弟从事海(船)员职业。

(三)建设广州海事大学。适应广东经济大省、外贸大省、海洋大省的地位,以现有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组建广州海事大学,在全国形成北有大连海事大学、东有上海海事大学、南有广州海事大学“三足鼎立”的航海教育大格局。

(四)建设广东省海(船)员人才市场。由广东省海(船)员服务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以广东省海员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开展海(船)员失业登记、就业推荐、职称评审、劳动争议调解等公益性服务为主要内容,促进我省海(船)员劳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建设广东省海(船)员考试评估中心。抓住广州南沙纳入国家级自贸区的有利契机,加快在南沙建设广东省海(船)员考试评估中心,为我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配套服务。

(六)保障海(船)员体面工作。大力弘扬航海文化,加大海(船)员职业宣传,提高社会对海(船)员职业的认同感。在重点港口增加方便海(船)员的生活休闲设施,在医院、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开辟便利海(船)员的服务窗口,通过提供海(船)员人文关怀,提升海(船)员的职业归属感。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等先进典型培树向海(船)员职业倾斜,对优秀海(船)员给予就地入户、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特殊便利政策,提高海(船)员的职业自豪感。

(发言者系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广东海事局局长,特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