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液化气供应管理,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2016-12-16 02:21:07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50024号

案    题:加强液化气供应管理,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提 出 人:民盟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市政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从2013年6月30日起,广州嘉信液化气有限公司(原广州市煤气公司,下称“煤气公司”)正式停止液化气充装和批发零售业务。至于原因,煤气公司说是业务萎缩急剧,2012年广州市液化气市场销量约为100万吨,而煤气公司仅售2万吨,占比不足2%,已在亏损,故要结束该业务,专心做管道天然气。

  然而对于煤气公司停售液化气以及当前液化气供应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市民普遍存在不解和担忧:

  1、国有市政企业放弃民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不赚钱而退出民生领域。2009年,广州发展集团向燃气集团注资3亿元,成为其上级公司。煤气公司由市政局管理变为投资公司管理。据2007年价格听证会公开的数据,煤气公司经营天然气的气体成本1.63元/M3,听证后确定售价是3.45元/ M3,进销差价1.82元/ M3,毛利率53%;而当时京沪的天然气售价仅为广州的60%,剔除京沪的国产气比广州的进口气热值低约10%因素,更足见其中之利润丰厚。据媒体调查,目前销售液化气毛利率仅10%左右。

  燃气行业与供水、供电一样属于关乎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是其代表政府承担的首要责任,盈利应居其次。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是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领域。几十年来国有市政企业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情,不应因“赚钱少”而放弃。 

  2、供气乱象长期存在,市民为供气质量、用气安全和居住安全而担忧。据官方证实,目前广州市内无证的黑气站2000多个,有证的仅156个,违规经营点达95%,存在着许多供气乱象和安全隐患。一是掺杂使假、短斤缺两。据报道,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液化气,存在违法添加低价的二甲醚、甲缩醛、水等现象;更有暗访指出,有黑站点骗钱坑人把两瓶气倒成三瓶卖。这不仅使市民受骗、蒙受金钱损失,而且掺杂二甲醚、甲缩醛等腐蚀性物质使气瓶的密封性能下降,可能造成漏气,对用气安全造成威胁;二是黑站点隐藏在居民区,甚至居民楼内,完全不符合国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最低等级(Ⅲ级)的瓶装液化气供应站建站要求;三是黑站私自充装、倒灌、清残液操作直接威胁附近居民居住安全。

  3、市民渴望安全价廉的燃气供应。据调查,目前能用上天然气的,主要是近20年来广州城区内新建住宅小区,或有单位投资进行小区改造的房改房居民。对于大部分城中村、国企房改的旧楼梯房的居民,基本使用液化气。这些人包括城中村500万外来人口和100万的村民,占广州市1200多万常住人口过半,他们不愿出或出不起约2000元的“已建成住宅管道燃气工程安装费”。值得指出的是,除少数城中村出租屋主外,液化气使用者基本属于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居民,尤其是租住城中村的外来工。从2014年初起广州中心城区正式禁止生产和销售煤炭等便宜但高污染的燃料后,他们别无选择地只能使用(按热值计算)相对管道气昂贵成倍的液化气。因此,他们期望烧更便宜的燃料以减轻生活压力。

  4、气瓶押金没保障,让市民担心。由于政府规定统一管理,用户不能自有气瓶。而目前不论合格气站或黑气站,不论是用合格气瓶或用回收报废气瓶充装气体,用户都要交200元左右的押金。与过去交押金给煤气公司、市民对国企有充分的信任不同,市民对气站老板随时卷款逃跑不无担心。

办    法:

  1、大力扶持合法经营站点,挤压非法站点生存空间

  政府应适时适地公布合法经营气站。由于黑气站达95%,为引导合法经营,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用气安全和不上当受骗,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适时在政府网站及其他市民方便获得信息的媒体等渠道、公交车站等显眼位置公布合法气站信息,以扶正压邪,让黑气站经营不下去而倒闭。

  恢复煤气公司在广州城区内的液化气供应。煤气公司经营液化气数十年,拥有的液化气经营站点场所基本都符合国家《城镇燃气设计规范》。随着城市发展,其它公司在城区内也再难找到如此合适的经营位置。因此,出于便民、安全考虑,煤气公司应恢复在原站点的液化气供应。煤气公司凭借多年的经营基础、国有品牌的优势和信誉,恢复供气赢回客户不成问题。这样有助于打压黑站点,有助于政府对燃气安全的管理,降低政府管理压力。

  用天然气销售的巨额价差,适当补贴合法的液化气销售。目前天然气是国企独家经营,价差大、利润厚,主要是买得起新房的社会中上层人士使用的廉价商品;而液化气是竞争性经营,价差小、利润薄,基本是租房族、外来工等城市底层?民使用,按热值计算比管道气贵逾一倍。建议可在冬季通常液化气涨价时用天然气销售利润适当补贴液化气,以平抑液化气售价,减少价格波动,减轻城市底层居民的生活压力。补贴应落实到合法的气站,政府应对售价的补贴到位进行监督。

  2、完善管理,加强执法,大力打击非法经营站点

  对违法经营的黑气站加大打击力度。政府应加大力度查封黑站点、没收黑气瓶,严厉打击危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以提高违法经营成本,压缩违法经营空间。

  应建立押金保障管理办法。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气瓶押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既要防止企业老板卷款逃跑,又要能方便企业合法经营,比如引进银行作为第三方托管押金等。

  3、大幅降低“已建成住宅管道燃气工程安装费”,让穷人用上廉价气

  为了让更多的底层市民用上方便价廉的管道气,实现广州市政府要让城区目前约30%的气化率达到90%的目标,应大幅降低“已建成住宅管道燃气工程安装费”。这只属少数老旧住宅的历史遗留问题,政府应承担解决责任。实际上,直到2007年停止收取(3000-3500元/户)管道燃气初装费止,广州市已收取了该费14亿元。停收后,当年这笔本应由政府出而变相由部分市民承担的城市基础建设费,并未返还市民。建议政府以当年那笔“不该收的钱”,补贴老旧住宅安装燃气管道,让底层市民也能用上方便价廉的管道气,共同享受国家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进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