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应对人禽流感 防止防控过度的建议

2016-12-16 02:21:07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50036号

案    题:关于科学应对人禽流感 防止防控过度的建议

提 出 人:民进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医卫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关于科学应对人禽流感 防止防控过度的建议

民进广东省委员会

近十年来,人禽流感连年发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严防死守,但是引起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对这样一种死亡人数仅占流感死亡人数不到万分之0.5,且不会人传人、死亡率很低的感冒(由于不会人传人,应该还不能说是流感),如此兴师动众,值得吗?是否要如此应对?应该到了认真思考的时候了!如果值得,那么请对那影响人类安全大得多的其他流感多关注一下吧!应该建立科学严格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防止应急反应过度。

一、目前人禽流感防控的现状

(一)过度渲染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人禽流感的一日一报制度,媒体的过分关注,使公众产生了人禽流感过分的恐惧心理,甚至不时有一些不实的消息在误传。

由于人禽流感的发生地点、时间的不确定性,经常会突然看到某地统一宰杀家禽、禁止活禽销售等,使大众不敢问津家禽,引起价格大起大落,连锁反应,也波及到其他肉类的价格。

(二)禽流感的真实情况

1、人禽流感死亡率并不高

人禽流感也是一种流感,但远远不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流感。根据广东省卫生厅的统计:截至2014年7月,全世界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451例(其中全国报告435例、广东109例),死亡172例,病死率为38.1%;报告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667例(其中全国报告41例、广东4例),死亡393例,病死率为58.9%。看起来,是非常高的死亡率,但实际上这样的计算是错误的。死亡率的计算应该是因病死亡人数除以得病人数,而不是医院收治的重症病人人数。但是得病人数是多少?非常难以统计,许多轻症的患者根本没有去医院,甚至像普通感冒一样,连药都没有吃就好了,所以病死率远远没有上述那么高,很难作出统计。

2、人禽流感不会人传人

经过医学观察,目前没有发现与H7N9人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病例间也没有发现流行病学关联。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这是第一次出现人感染H7N9人禽流感病毒的病例,目前没有发现该病毒有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该病目前以高度散发为主,暂没有证据支持引起暴发流行的可能。

3、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不一定是家禽

在目前全国通报的所有确诊病例中,有40%的人声称从没有过与禽类的直接接触,那么他们的染病来源究竟是什么呢? 国家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冯子健解释说,我们现在发现全世界的H5N1的人禽流感都是这样,50%的病人可以明确地知道他的发病之前的禽接触史,另外50%左右的人回忆不起来。

二、我省人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一)按照“立足防,强化治,防治结合”的防控策略,充分发挥卫生、林业、农业、工商、财政等多个相关政府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坚决落实源头控制措施,做到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零存栏(1110)”,推进“集中饲养、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等长效机制。

(二)加强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病人(四早)”。

(三)充分发挥医疗救治体系(定点医院网络)在疾病救治方面的优势,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的原则,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

(四)充分依靠突发传染病防控专家和医疗救治专家,按照“依法、科学、规范、统一”的工作原则,研究确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措施,制定诊疗方案、防控方案以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等,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和对地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规范指导。

(五)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增强群众防病意识。

(六)公开、及时、准确开展疫情通报,加强疫情信息管理。

三、人禽流感防控存在问题

(一)防控上避实就虚

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流感流行会导致300万~500万的严重流感病例,每年死亡人数大约有25万到50万。但据统计,1997年至2012年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人感染过人禽流感,其中约250人死亡,请注意,这是15年的累计数!

在我国,很少看到对这种大规模的流感病毒给予关注,甚至连统计都鲜见报道。恰恰相反,对一年才区区几百例的人禽流感高度关注,究竟为何?

(二)采取的措施有待商榷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人禽流感病毒能长期存活在受感染的禽类粪便、水和纸巾中,且在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更久,如在水中于22℃可生存4天,0℃以下生存30天;在冷冻物体中更可无限期生存。所以,采取禁卖活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等方式并不能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

人禽流感属于人畜共患病,也叫做“动物源性疾病”,是指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大类传染性疾病。2009年,农业部公布了我国最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名列其中的除了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这些人们听说过的病外,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猪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利什曼病等“冷门”的疾病也赫然在列。实际上,全世界目前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250多种,中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疾病也有约130种。如果认为因为人禽流感是人畜共患病,为了人类健康,必须对可疑家禽斩尽杀绝,那么,是否要将以上这些可疑动物一并通通处理?

四、若干建议

(一)继续高度重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

流感作为一种高发性、高危害性的传染病,必须继续给予高度重视。但是,要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估机制,找出对健康威胁最大的病毒种类,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给予防控,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二)加强正确引导,消除公众对人禽流感的过度恐慌

政府、媒体及所谓专家过度渲染人禽流感的威胁。夸大了人禽流感爆发的突然性、高死亡率、无特效药救治、有效药品来不及储备等等,并使用了很多不确定性的词语,如“不能肯定不会人传人”、“不能肯定是否变异”等等。说的都对,但是,很多问题是属于科研范畴的,如“不能肯定”,既然不能肯定,就请您肯定了再告诉大众,不应该对尚无医学判断能力的大众传播,引起了社会公众的不必要恐慌。既然不能肯定不会人传人,是不是这样说更准确一点:目前没有发现人传人的病例。至于变异,凡是流感病毒都会变异,人禽流感也不例外,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目前的科技水平都无法预测,但我们认为变好的可能性应该远远大于变坏,否则年年在变异的各种病毒环境下,人类早就灭亡了!

(三)制定政策措施,尽快扶持和恢复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新一轮的人禽流感已经让家禽业蒙受了近200亿元的经济损失,许多企业被迫关门,面临停产、破产。受影响的甚至是整个产业链,包括饲料、养殖、运输、市场、餐饮等,有些影响是长期的、不可恢复的,现状已经极其严重!各级有关部门应尽快行动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人禽流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快恢复家禽业的发展!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