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畜牧水产养殖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合法收入和食品安全

2016-12-16 02:21:0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50065号

案    题:构建畜牧水产养殖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合法收入和食品安全

提 出 人:民建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综合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统计,我国养殖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6.1%,预计到2015年,养殖业总产值比重将达到48.6%,超过种植业47.4%的比重,成为农业中总产值第一大产业。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分别达到50.3%和53.5%。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养殖业“热点问题”不断,从“孔雀石绿”到“瘦肉精”,再到近期的“禽流感”,无一不对事发当地的养殖业甚至是相关产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使规规矩矩从事养殖的农民兄弟血本无归。

另一方面,养殖业的禽畜产品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来源。省内耳熟能详的名菜“顺德蒸猪”、“清远白切鸡”、“中山脆肉鲩”等均离不开相关特色畜牧水产品种的养殖。而且,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食品也源自经过深加工后的养殖业产品,如广式腊味、豆豉鲮鱼罐头等。

因此,构建畜牧水产养殖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农民合法收入和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

目前养殖业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养殖、运输过程中滥用抗生素等药物;擅自改变兽药组方、违规添加禁用兽药、人用药品或其他药物;养殖、运输过程中投入品管理混乱,非法使用农业投入品、使用来历不明的投入品甚至主动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忽视养殖场地环境污染,导致养殖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不执行疫病防治和检验检疫制度,养殖产品带病上市;不按规定使用兽药,导致养殖产品兽药残留超标;养殖销售过程记录不全,难以跟踪、溯源。

针对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向构建畜牧水产养殖安全保障体系:

一、利用技术手段,实施链条跟踪管理

畜牧水产养殖产品从养殖产地到市民餐桌经过的环节众多,分属不同的部门监管,各环节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换不畅通、不全面是导致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盲区的主要原因。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组建物联网可以很好的解决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问题。

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且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任何机械或光学接触。利用RFID技术对畜牧水产养殖产品实施链条跟踪管理后,当附有RFID标签的养殖产品从养殖场运出来的时,即可根据需要将包括日龄、养殖场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用药时间甚至饲料来源、父系母系品种等方方面面的产品相关信息自动写入RFID标签,然后每经过一个销售环节,RFID标签都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将有关的信息记录下来,万一出现养殖产品安全事故,通过读取RFID标签里面的信息即可迅速锁定事故源头并协助分析事故成因,实现对养殖产品从养殖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跟踪和溯源。更可利用对流通过程数据的分析,监控养殖产品的流动轨迹和数量消耗,杜绝流通过程中以假充真(如私宰肉冒充肉联厂猪肉)的现象发生。

二、抓住关键节点,实现重点监控

构建畜牧水产养殖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节点是养殖场地和农贸市场,养殖场地是源头,农贸市场是主要集散地,做好两者的管控是使安全保障体系顺利运行的重点。

做好养殖场的管理关键是使养殖过程实现标准化管理,保证在养殖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有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继续做好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求使示范区分布覆盖本地各个养殖品种,通过示范作用辐射本地养殖户,促进本地养殖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实现种养殖行业自律,培养农民的品牌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抵制滥用药物和非法添加其他物质的行为。

在农贸市场方面,建议实施准入门槛管理,要求各农贸市场建立完善管理体系,通过专家评审的方法对各市场管理水平作出量化评分,对达不到农产品安全管理最低要求的农贸市场实施关停整改,在农贸市场相对集中的地区实施末位淘汰,倒逼各农贸市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各农贸市场(特别是大宗专业批发市场)实施进货检验制度,有能力的市场自检,规模小的市场送检,保证每批养殖产品均对敏感项目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层层把关,利用检验手段减少在销售过程中发生养殖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概率。

三、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目前的监管体系中,比较着重事后监管,往往仅对出现过问题的养殖产品或养殖投入品进行管控,但对未广泛使用的同类物质却未建立有效预防方案。比如,目前对“瘦肉精”的监管仅限于对克伦特罗、雷托巴胺、沙丁?醇和特布他林等有限几种进行检测,但对其他有相同功效的肾上腺类,β激动剂等则并未全部列入监测范围。面对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多发的形势,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建议成立由专业农业检测机构牵头、产学研多方面专家参与的专门风险评估机构,定期按照本地养殖业的生产实际,结合执法部门的情报,针对特定养殖产品开展调研性检测,利用检验数据分析可能存在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并形成指导性工作意见呈报执法机构。而执法机构则根据该评估机构的指引,有针对性地对本地养殖业开展排查,防患于未然,力争将养殖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惩防并举,利用产品附加值保安全

打击养殖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和提升养殖产品附加值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形成持续高压的态势,加大力度打击养殖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方面可以对存在侥幸心理、企图通过违法犯罪获利的人起到强大震慑作用,打消其违法犯罪的动机。另一方面能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使广大遵纪守法的养殖户提高生产安全意识,警惕来路不明的“特效药”、“高效××剂”,降低被动非法使用农业投入品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可能性。

而政府通过协助提升养殖产品附加值的方式,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防止养殖产品掉入价格恶性竞争的漩涡,从根本上消除违法获利的诱因。高附加值更可调动农民互相监督、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要求组织生产的积极性,使养殖产品品牌效应更加明显,进而形成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的良性循环。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