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粵港青少年溝通平臺推動香港人心回歸

2016-12-16 02:21:05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60034号

案由:搭建粵港青少年溝通平臺推動香港人心回歸

提出人:李文斌(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尊敬的各位省政協領導,各位委員:

我本人是政協港澳青年委員,所以我比較關注香港的青少年問題,我去年的提案就是關於如何加強對香港青少年進行國情教育的問題,今年我還想就這個問題進一步提出我的一些建議。

要使港人人心真正回歸,必須從香港青少年的人心回歸工作做起,而在這個方面,廣東具有無可替代的地理優勢和文化相近的優勢,應繼續發揮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先鋒作用,率先構建粵港青少年溝通交流的橋樑,亦可利用前海、南沙、橫琴等條件優惠區域為香港青年提供就業的新契機,促進香港青少年人心回歸工作。

一、加強香港青少年人心回歸工作的迫切性

第一,新一代香港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觀念出現淡薄傾向,“本土”思潮在青少年群體中萌發。中國歷史文化和《基本法》的教育內容在香港教育機制中有所缺失,青少年對祖國歷史、文化缺乏認識,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度不高。歷經“反國教運動”、“占中”等抗爭行動,青年群體一改往日對政治冷感的境況,積極參與抗爭活動,渴望通過反抗表達不滿,尤其是出現只講“兩制”而忽視“一國”的思潮,過分強調香港的“本土”色彩,一定程度上危害香港長治久安和“一國兩制”的順利實施。

第二,香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本土”思潮的外溢效應,對廣東乃至國家社會政治穩定都存在負面影響。“占中”等抗爭行動奉行所謂“民主”、“自由”、“非暴力不合作”等西方意識形態,對內地具有輻射作用。針對此負面影響,我們應注重“疏導”,而非“圍堵”,應加強祖國在文化軟實力、經濟硬實力上對香港青少年的幫助和引導,透過國情教育加強人心回歸工作。

二、廣東率先搭建粵港青少年溝通平臺的優勢

第一,廣東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且粵港的文化基韻和生活習慣較接近。香港市民在血緣地緣、文化根源與廣東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經濟貿易、文化交流方面互動密切,雙方認同感相對較高,瞭解廣東,是香港青少年瞭解國情的一把鑰匙。

第二,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在推進兩地青少年交流合作上,應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廣東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是與香港經濟、社會聯繫最密切的省份。在推進“一帶一路”的征程中,不僅要注重經濟往來,更要深化文化、教育的互通,增強內地軟實力對香港青少年的正面影響和積極帶動作用。

第三,廣東在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工作等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從鴉片戰爭、辛亥革命到解放戰爭和改革開放,廣東濃縮了近代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展現了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壯麗篇章;廣東教育資源雄厚,擁有歷史悠久的文科專業,亦有走在時代前列的理工專業,高校的數量和教育品質位居全國前列;廣東的社會工作起步早、發展快,具備與香港社會工作對接的基礎和實力。

三、青少年交流專案具體建議

鑒於以上情況,為推動和加強粵港兩地青少年交流,建議廣東可與香港有關部門攜手合作,制訂以下交流方案:

(一)粵港青少年“手拉手”夏令營計劃

1、主辦方:廣東省教育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全國青聯廣東委員會、廣東中小學、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香港中小學、香港青年團體

2、對象:廣東、香港中小學生及其父母

3、內容:

第一,由廣東省政府和相關青年、教育官方機構制定完善的粵港青少年“手拉手”夏令營方案,給予政策、人力資源和經費方面的保障,引導廣東和香港的中小學結為姊妹學校。

第二,以結對的姊妹學校為載體和依託,以政府和青年機構為保障,開展兩種形式的夏令營活動,一是安排廣東、香港的家庭結為“手拉手專案”的對象,結對的家庭互換孩子,廣東的孩子到香港生活和學習兩周,香港的孩子來廣東生活和學習兩周,使香港青少年親身感觸內地的發展變化,在生活和學習中理解祖國;二是安排姊妹學校的學生共同到廣東參加集體夏令營活動,通過參觀歷史名勝、博物館,開展文體活動,加深雙方青少年對國家歷史、文化的瞭解,增進感情。

4、注意事項:

第一,政府和青年機構須做好保障和監管工作,提供經費支援,獎勵表現突出的青少年;

第二,夏令營專案要科學規劃,融入國家歷史、文化的因素,帶班老師和機構負責人要經過心理學、青年學的系統培訓,理解夏令營的初衷和目的;

第三,注重專案的階段性和可操作性,可先安排廣州、深圳較知名的中小學作為試點,積累經驗後再鋪開;重視專案的延續性,鼓勵結對家庭和孩子保持聯繫,加強往來。

(二)粵港大學生交流聯誼活動

1、主辦方: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技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全國青聯廣東委員會、廣東高校、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香港高等院校、香港青年團體

2、對象:廣東、香港大學生

3、內容:

第一,由廣東省政府和青年機構提出完善的粵港大學生交流聯誼活動方案,提供政策、人力資源、平臺和經費支持;

第二,廣東省政府和廣東省高校要積極協作,安排聯誼活動的主辦方和協辦方,明確責任;

第三,在政府層面,可舉辦粵港大學生科技大賽、體育比賽;在高校層面,可舉辦粵港“高校十大歌手比賽”、“詩歌大賽”等,具體交流活動應形式多樣、繽紛多彩。

4、注意事項:

第一,粵港大學生交流聯誼活動應形式多樣,以高校為載體,政府為保障,吸引香港的青年才俊前來交流互動;

第二,政府和高校的參與度要高,一方面及時發現並解決香港激進青年利用交流契機宣傳反動思想的情況,另一方面利用公共機構的資源和影響力增強活動對香港大學生的吸引力;

第三,融入政治、文化因素,適當安排香港大學生和內地大學生共同參觀名勝古跡和歷史博物館。

5、專案長期計劃:不斷創新和總結經驗教訓,將此交流專案打造成品牌,與其他交流專案相輔相成。初期可以有政府投入一定啟動資金,專案成熟後引入民族品牌冠名和資助,如:格力、華為及香港一些愛港愛國民族企業等,一方面展現這些民族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更能解決經費長期依靠政府的局面。

(三)助香港青年在廣東就業、創業計劃

1、主辦方: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全國青聯廣東委員會、廣東高校、香港特區政府經濟發展及勞工局、香港高等院校、香港青年團體、內地知名企業和風險投資機構。

2、對象:香港青年

3、內容: 

第一,支持扶助香港青年就業和創業的政策和計劃,打破香港青年在廣東就業的專業和資格證壁壘,建立粵港互通的資格證和專業認證機制,建立香港青年創業的扶持基金,在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設立示範區,鼓勵香港青年才俊來此就業創業,加強引導支持;

第二,舉辦“內地互聯網+” 培訓班,受眾為香港青年IT精英和創業者,通過理論學習和實地考察,瞭解內地在P2P、O2O等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情況,鼓勵香港青年利用香港互聯網商業相對空白的契機,在香港進行創業,培訓班可引入內地有名的天使投資和風投,資助有潛力的創業專案,既可通過資本運作一定程度上掌控香港的創業公司,亦可讓內地風投有利潤回饋。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淺想法和建議,香港的人心回歸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從青少年入手,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雙方青少年交流方案的具體實操中,需要廣東省及香港特區相關部門之間、高校之間的大量溝通與協調,但我們可以先小後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逐步推進。

以上有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和委員指正。

謝謝大家!

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