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药品目录协调的建议

2016-12-16 02:21:04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60068号

案由:关于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药品目录协调的建议

提出人:龙建平(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自2015年4月1日起广州市医保局开始实行医改新政策:全面实施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的就医管理政策,职工医保参保人到社区医院门诊就医,享受到的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明显升高。受新政策的引导,目前已有不少患者转往社区医院门诊就医,但问题随之突显:很多患者以往在三甲医院所开药品,社区医院却不能供应。

在调研中发现,当前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出现的药品目录使用不对接问题比较突出,不利于新医保政策的实施。虽然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社区医疗政策实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许多常用药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导致社区医院药品短缺

社区医院药品目录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许多常用药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政府有关部门发现问题后下发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卫药政发〔2014〕50号)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从《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10年版)》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含低价药品目录),其中药品数量不得超过本机构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我省增补的基本药物目录总数的40%,采购金额比例不得超过本机构全年采购药品总金额的4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买到的中标药品品种较少,患者只能返回大医院购买。

根据新政策,大部分慢性病患者须在综合医院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后转入社区进行维持治疗和规范管理,且慢性病患者大多是长期用药,所以综合医院基本选用了控释或者缓释剂型的药品,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些药品很少供应。又如,许多专科常用药不齐,如眼科、耳鼻喉科、妇科、计生、皮肤科、化疗(肿瘤病人的稳定期)、计生等专科药品,此外,儿科用药品种也不齐全。

药品目录的不对接,还反应在:有的药化学名相同,但是工厂不同;病人在三甲医院获得的处方是进口药,在社区医院则为国产药;同一个厂家省生产的同一种药却剂量不同、剂型不同;没有该药,但是有类似药;药品种类不齐全,同类药品厂家少;有的药限制在二级医院以上才能使用。

二、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的定位不同,使用完全一致的药品目录存在障碍

调研走访的多个卫生服务中心的主管领导认为:社区医院对比三甲医院而言,并没有那么大的药品需求量,如果像三甲医院一样配齐各种药品,则容易造成剩余药品过期的尴尬局面。

三、医保政策对社区医院的药品使用有明显影响

医保给参保人的待遇是300元/月的定额,用足的话,一年是3600元;但医保部门在与社区医院结算时,却是按每个选点人每年400元的标准,两者相比较,让社区医院亏损3200元(3600-400)。例如,越秀区某社区8万人口中只有两三千人参加选点,而且大多是慢性病老年患者,每年基本上用足定额。在上一个医保结算年度,该社区医院因为这部分差额造成的亏损高达20多万元,这部分差额市医保局不予以支付。因此,不少存在相似问题的社区医院“设法”让患者分次就诊,既能提高对绩效考核有利的门诊量,还能增收诊疗费。若患者嫌麻烦不再复诊,则可变相节余医保定额。因此,也影响了社区医院在药品使用上,主动与三甲医院相对接的积极性。

建 议:

一、取消或进一步放开社区医院基本药物目录

取消社区医院基本药物目录,可以根据医保的基本药品目录和该社区就诊人员的实际情况采购药品。

如不能取消该目录,建议对社区医院基本药物目录进一步放开。对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开药量;长期或者终身服用慢性药品的患者,应考虑延长开药时间间隔。另一方面,对于同样需要长期服药,但病情具有不确定性的病种,仍建议定期就医,以免病情出现转变。

二、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

建议放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从《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10年版)》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含低价药品目录),其中品规数量不得超过本机构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我省增补的基本药物目录总数的40%,采购金额比例不得超过本机构全年采购药品总金额的40%。”相关限制,由40%上升到60%。如规定使用国产药,患者要求服用进口药的,差价由患者负担。

三、增加选点定额

医保给参保人的待遇是300元/月的定额,上限为每年3600元;但医保部门在与社区医院结算时,却是按每个选点人每年400元的标准给付。建议政府适当增加投入,把给付上限由每个选点人每年400元提高到600元,并按实际参保人实际产生费用结算给付。

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及待遇

由政府牵头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由三甲医院向基层医院提供技术帮扶,并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以提升水平,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同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提高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待遇,可参照国家80年代前,边疆地区薪金高于内地的政策,以高薪吸引人才,改变基层医院缺乏优秀管理人员、缺乏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

五、集中几个社区医院采购专科药品

建议各个区专设若干个社区医院集中供应专科药品。既可适应政策要求,又可缓解社区医院患者病种多却普遍缺乏专科药品、慢性病药品的问题。

六、加强政策宣传

酒香也怕巷子深,应该进一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栏、发放小册子、开动员会和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宣传医保新政,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医改新政的认识,加强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以期真正发挥社区医院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作用。

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