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设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的提案

2016-12-16 02:21:04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60122号

案由:关于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设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的提案

提出人:周毅州(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较快,但体系性、联动性不强,综合效能发挥不够。究其原因,缺乏强有力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关键。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亟需建设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整合现有各种交通资源,提高交通体系运转效率,为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在珠三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综合考量目前珠三角重要交通设施和节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为未来枢纽最为合理,这取决于珠三角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环境和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实。

从广州市的功能定位来看。在全国城镇规划体系中,广州是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全国性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广州是8个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在国家规划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广州是南北沿海和包头至广州两条纵贯大通道的节点。在“十三五”战略规划中,广州市明确提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航运枢纽等三大发展战略。广州作为未来珠三角交通枢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

从航空运输的重要作用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航空运输满足了国际贸易距离长、范围大、时效高等要求,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迅速崛起的重要依托,民航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当前世界贸易总值的40%依靠航空运输完成,且比例在不断增长。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民航旅客周转量的比重由2007年的12.9%上升到2015年的22.8%,年均增速远高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珠三角经济外向型特点特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区域,完善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须以航空运输为龙头。

从白云机场的综合实力来看。在全国机场建设规划中,白云机场是我国重点建设的三个“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完善以白云机场为国际复合型门户枢纽的全省民用机场布局。多年来,白云机场运输生产一直保持在全国机场前列,2015年预计可进入世界前15名。截止目前,有60多家航空公司在白云机场运营,每天超过1000个航班通达全球70个国际城市和120个国内城市,成为珠三角辐射国内外、联系五大洲的重要桥梁纽带。

二、发达国家在依托中枢机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面,以机场为核心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能够提高城市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吸引相关产业聚集并形成航空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发展多式联运。一些传统的大型航空中枢机场,如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法兰克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通过与地面交通运输方式的整合,不仅能够衔接城市轨道交通,还与欧洲高速铁路网紧密衔接,从而演变成民航网络与高铁网络的共同枢纽。广州不但是航空枢纽城市、中国高铁网的重要节点,也拥有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型海港,实现多式联运对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意义重大。

提升机场群效率。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调整,欧美国家的一些机场群布局合理、体系顺畅、效率较高。以包括3座国际机场的纽约机场群为例,纽瓦克机场和肯尼迪机场早在2003年就开通了“航空列车”,机场捷运联结机场各航站楼、停车场、长岛铁路和纽约地铁,从各家航空公司航站到曼哈顿往返的大型巴士运营时间长、班次密,实现了航空、地铁与铁路运输的协同发展。珠三角机场密度居全国首位,区内有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佛山5个民用机场,周边还有香港、澳门机场。从建设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入手,解决机场群分工无序、同质竞争的问题,是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思路。

促进转型升级。韩国仁川国际机场是重要的国际客运和货运航空枢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经济受到空前考验,韩国政府提出打造 “东北亚的经济中心”等目标,以寻求新的增长点。要实现这一目标,韩国首先必须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交通和物流中心。2001年仁川机场启用,仅用时十年,就完成对日本成田机场的超越,成为真正的亚洲枢纽机场。仁川机场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韩国首都经济圈乃至韩国经济的发展。从仁川机场的经验来看,建设以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可以作为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三、国内一些地方依托中枢机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已经见到成效

目前,主要包括上海虹桥机场、郑州新郑机场和长沙黄花机场的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效益显著。该枢纽规划用地面积约26.26平方公里,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建成启用。2015年上半年总客流已达1.49亿人次,日均客流达82万人次。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航空、高速铁路、磁浮、地铁、长途客运、地面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在一起,不管是所汇集交通方式的数量还是规模,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本身,更体现在服务功能上,极大满足了上海城市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启用。郑州机场二期T2航站楼于2015年12月正式启用,是仅次于上海虹桥机场的国内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汇集了航空、城铁、地铁、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工程建设期间进行视察时强调,郑州机场这个航空枢纽要建成立体式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并以此改造我们现在的产业结构。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的投用,将充分发挥中原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提升河南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支持国家级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的发展。

长沙综合交通枢纽潜力巨大。根据长沙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将通过磁浮连结长沙机场和高铁站,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三维一体的立体交通。2015年12月,长沙磁浮轨道交通开通试运行,初步实现航空、高铁无缝衔接,为发展空铁联运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设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有三重意义。其一,推动白云机场航空枢纽建设,使珠三角更广泛、便捷地连通世界。其二,整合珠三角丰富的交通资源,推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其三,以完善的交通带动资金、信息、产业集聚,为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发挥战略先导作用。

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