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完善基础教育管理的提案

2016-12-16 02:21:03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60140号

案由:关于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完善基础教育管理的提案

提出人:龚俊龙(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而基础教育是教育之基石,更是国民的基本权利。近30年来,中国的国力已得到了巨大的飞跃,然基础教育的现状实在不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甚至让人非常失望与担忧。

基础教育现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硬件轻软件:校舍建设大干快上,面积与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教师的数量也得到了极大扩充,然教学方法及对教育的探索精神并无大的改变,在责任心上甚至出现较大的退步。其实, 我们应该明白,教育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房子的豪华,而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师德。

二、教育“产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相对停滞:我们喊“减负”、喊“素质教育”已近20年有余,然而,“减负”变成了实际上的增负,只是变换了场所(都到校外辅导班去了),“素质教育”只是多了一些“节日”(科技节、英语节、艺术节等等),却大都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的兴趣教育,也无实质性的辅导;学校在“素质教育”中并不真心的热情,更缺少真实的教学能力。

三、学校强烈追求“荣誉”,却不主动承担“责任”:“荣誉”是对上负责,“责任”是对学生、社会负责;相当部分教师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讲课内容不到位,客观上“逼迫”学生上校外辅导班,极大增加了学生的精神和时间负担,浪费了学生和家长的时间,强烈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四、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思维还停留在管和行政命令上,方法简单、思维老套。简单限制学校开辅导班,又缺少对优秀教师的发掘和激励,更缺少对教师积极向上的引导机制,是造成教育现状的最大原因。

五、校际间师资水平的极度不均衡,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使基础教育难于满足群众的需求。

为了说明以上现状,以下具体举例:

1、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肯定找不到不上“辅导班”的学生,一半以上比例的学生每门课都上“辅导班”,而上“兴趣班”的学生则选择一科的为多,大部分连一科也无法坚持。我们不禁纳闷:是校外的辅导班老师更优秀?还是校内老师的责任心不够?或者是校内老师积极性不够?一直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岂不是可以取消了?都直接上辅导班,还省下一半时间。

2、学校有体育课、音乐课、书法课等,课外还有各种所谓“兴趣班”:包括“写作兴趣班”、“书法兴趣班”、“乐器兴趣班”等,然而,要想真学会这些,全部要到校外的兴趣班上学习,在这些方面学校严重缺乏师资。

办法: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如下建议供参考:

1、利用假期开展培训、评比等交流措施,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改革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达到“减负”的目的(不用做那么多的题)。实际上,作业多大多是教师水平不够而采取的无奈的刷题造成的。

2、鼓励优秀教师的流动,鼓励优秀教师向后进学校流动,提高师资的均衡性,并开展校内校际交流,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减少学校间的差异,缓解家长的“紧迫感”,减少上校外辅导班的诱因,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3、应允许并提倡校内优秀教师办辅导班,也鼓励办兴趣班,并允许要收取费用,提高老师的报酬。但要在课上讲到位的前提下(重点应是提高)减少学生上校外“辅导班”的冲动,让学生有较多时间思考或参与社会活动,以利提高综合素质。

4、改变“荣誉”奖励为“责任感评估”,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邀请家长参与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及监督,对学生参加“辅导班”(包括校内、校外,尤其是校外)的人次进行统计,作为评价教师及学校的反向责任指标之一(参加的多的表示讲课水平待提高),把学生参加“兴趣班”的人次作为评价的“正向责任指标”,建立一套不断完善的激励、评价机制。

5、探索考试考题的改革,考核方法的改良,重点增加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考查,逐渐摒弃对绝对成绩的考核方法。

6、对社会教育“产业”应制定引导性政策,“辅导班”类应限制利润率,“兴趣班”等则不限并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