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对接珠三角,促进阳江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2016-12-16 02:21:03 来源:广东政协网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60170号

案由:关于加快对接珠三角,促进阳江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提出人:民建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本提案为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统筹各民主党派助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提案任务--民建对口助力阳江)

201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阳江视察工作时,对阳江市近几年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提出了“对接珠三角,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的新要求、新任务。实施民营经济产业对接,是阳江融入珠三角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既客观所需,也现实可行。作为后发展地区,阳江要积极主动地对接珠三角产业,但不能简单复制其他发展模式,而必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找准对接维度,加强合作促进招商,加快阳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与珠三角的功能互补、合作共赢。

一、民营经济撑起阳江经济“半壁江山”

阳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得益于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近期得益于大项目的有力拉动。截至2014年,阳江私营企业有1.6万多户,注册资本400多亿,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21.5%,民营经济对阳江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3.3%。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10年的368. 0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850. 65亿元,为2010年的2.3倍,占全市总量的72.7%。2014年,全市4个园区共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6亿元,同比增长29.7%,占全市的40%;完成税收13.3亿元。4个园区累计引进项目512个,投资总额达880亿元,成为阳江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阳江民营经济对接珠三角产业有基础、有优势

一是区位条件。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一个地方接受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程度,取决于其到区域中心城市的距离。阳江距广州两个小时,距珠海一个多小时,与粤东西北其他城市相比,可谓近水楼台。二是资源禀赋。阳江是广东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较长的海(岛)岸线和海域面积,环境承载力强,发展空间较大。三是产业基础。阳江金属材料、五金刀剪、水泥建材等支柱产业具有良好发展基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省临海临港工业布局中有重要地位,与珠三角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四是投资环境。近年来,阳江市政府为吸引珠三角产业的项目进来,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建立招商项目市、县(市、区)领导牵头制度,对重大招商选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五是人力资源。2014年阳江全市常住人口249.40万人,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力价格远低于珠三角。

三、当前阳江民营经济产业升级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民营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经济基础薄弱,开放程度低,市场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改制、改造过程中,阳江民间资本以资本入股等资本投入形式参与度不高,导致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与整体经济相比,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是产业的对接平台有待完善。虽然全市已建成若干重大产业转移平台,但是受制于土地指标和资金缺口,存在用地指标紧缺、征地进度慢、项目落户难的问题。因地方财力有限,部分园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园区最多只能做到“三通一平”,与其他城市园区建设差距较大。

三是产业发展软环境亟待优化。相比珠三角发达地区,阳江的人才、信息、科技和基础设施支撑总体滞后。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不断优化、简化审批流程与环节,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但其发展环境仍然不够宽松。

四是自主创新的能力明显偏低。目前阳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还主要处在模仿、消化吸收和引进阶段。全市除数家规模以上企业具有较强研发和创新能力外,其余众多的中小企业普遍缺少或者没有研发平台,只能选择低端加工产业环节。以刀剪产业为例,大部分企业缺少技术含量,部分有技术的企业,其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外,优质原材料制备、热处理、抛光工艺技术仍是制约阳江五金刀剪产业优化升级的最大瓶颈。

五是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短缺。对接珠三角产业企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储备,虽然阳江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较多,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阳江技师学院等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但是高端人才数量很少,尤其是与产业升级要求相适应的关键性技术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极为缺乏。

办法:

四、促进阳江民营经济产业升级对接的建议

对接珠三角产业,促进阳江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胡春华书记关于阳江要"对接珠三角,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的指示的迫切要求,除阳江市自身的努力外,还需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在用海补偿费用、用海审批流程等方面给予阳江倾斜。阳江属于港口立市城市,提出打造省临港经济示范基地,同时省里要求建设粤西临港经济带,目前阳江在建设临港经济中严重地遇到了用海政策障碍问题,比如,用海补偿费用过高,用海审批流程过于复杂,审批时间过长等等,虽然该市在招商引资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引来的一批临港工业项目却难于用海落地,如湖南山河游艇制造项目、湖南山河游艇文化产业园项目等,因审批和费用问题迟迟未能开工建设,既耽误了引进企业的发展商机,也影响到其他意向项目前来投资的信心。因此,建议省政府在用海补偿费用、用海审批流程等都给予阳江倾斜。

2.在用地、环保排放、能耗总量等工业发展硬性条件约束上给予阳江一些宽松指标。按照产业发展的梯度理论和产业转移现实,阳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阳江充分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渔业,发展海洋旅游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临港工业。特别是在发展临港工业时,能够来到阳江落地的临港工业产业大部是环境容量要求宽松、每万元投资土地面积要求大、单位产值能耗要求大的项目,或者说面对这些产业投资要素,如果把阳江与我省经济发达地区同等要求的话,有临港要求的转移产业到阳江显然就没有投资竞争优势。因此,建议省政府在用地、环保排放、能耗上等硬性条件约束上多给予阳江一些宽松的指标。

3.将更多关联性强、带动力强的大产业、大项目布局阳江。国家、省在产业布局能力方面要优先于市,阳江自从建市以来,除2008年我省重启核电建设项目,阳江阳东东平600万千瓦核电站得到国务院的核准之后,再也没有太多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了,因此,阳江虽然属于粤西重化临港产业带建设的范围内,但却没有像粤西的湛江、茂名一样有一批投资额大、产业带动和就业带动效应强的大项目。重大项目项往往投资大、带动力强,以石化项目为例,1亿元投资最多可以带相关产业超过4个亿的增长,即使是一般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也在两倍以上。因此,建议省政府安排或争取国家有一批适合粤西发展的重化临港工业、大型港口物流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重大项目落户阳江,尽快形成大项目带动效应。

4.将阳江纳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布局。加大对阳江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推动阳江大力实施港口带动发展战略,将阳江港建设纳入我省"十三五"规划,建成我省"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港口,或广州港和深圳港的配套港区,力争5年内建成为拥有多个10-30万吨级泊位的港口,并开通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带动阳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辐射粤西和西南地区。

5.将阳江的各类工业园区纳入广东自贸区的配套园区建设范围。建议我省将广东西部沿海高速打造成为连接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自贸片区与粤西地区的交通大通道,配合自贸区的扩容,推动阳江工业园区发展成为自贸区的物流配套园区、仓储配套园区、保税配套园区、加工包装配套园区等,打造与自贸区间的"前店后厂"、"前店后仓"、"前展后贸"合作模式,进一步拓展阳江工业园区的功能,增强对接珠三角的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6.积极支持省科协等专项资金扶持阳江。争取在阳江建立更多的省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7.大力发展高教职教。支持"十三五"期间在阳江建立一所本地区本科院校或引进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到阳江设立分校或本科院校,整体提升该市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与水平。帮助打造一支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阳江技师学院和第一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职业技术教育生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