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主攻方向争当“中国制造2025”的排头兵

2017-01-19 02:05:05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17)

吴月霞委员
(代表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的发言
——瞄准主攻方向争当“中国制造2025”的排头兵
  广东的优势在制造业,希望在智能制造业。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各类计划,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及我国去年发起的“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内涵都是期望借助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构建新型生产制造体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在高端制造业再布局中抢得先机。
  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广东得天独厚,同时拥有信息和制造两大产业优势: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三万亿元,规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2015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8172.20亿元,增长9.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4712.70亿元,增长10.0%。如果把广东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体,其制造业增加值可排在世界第五位,已具备了发展“中国制造2025”良好的技术基础与产业基础。
  我们认为,应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和信息化的双重优势,将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作为重要突破口,争当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排头兵,加快新旧生产体系转换,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层次,推动我省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
  具体建议如下:
  (一)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
  一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我省实际,分行业、分类别加快构建和实施智能制造各个层次的标准体系,使智能制造的发展科学有序,避免盲目发展造成损失。
  二是充分认识工业大数据在未来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工业大数据的有序收集、挖掘与应用,并重视工业大数据对工业安全的影响。
  三是建立高效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和信息安全系统,开发一批智能制造核心软硬件,优化重点行业解决方案。
  四是培育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二)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只有具备了智能化的装备,才能建立智能化的工厂,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因此,应把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作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一是着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加快突破本体、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基础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和人机协作机器人制造产业链。
  二是研发具有深度感知的高档数控机床,突破新型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
  三是积极发展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及应用。培育一批具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企业,实现系统集成企业、本体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着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制造过程智能化,其实质就是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构建安全、高效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一是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智能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重点围绕汽车、机械、船舶、食品、家电、服装等重点行业需求,积极推进机器人商业应用。
  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鼓励现有产业引进高精度、高性能、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实现生产装备数字化。加强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控制,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智能化再造。
  三是运用智能传感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智能制造过程中全面的互通互联、完整的信息获取、深度的智能决策。
  四是重点开展一批智能工厂试点。选择条件成熟的行业和企业,促进工业互联网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工厂。
  五是重视智能工厂装备管理体系与维护体系的建立,利用先进信息化手段确保智能工厂的生产安全、高效。
  六是开展高技术产业工人的培养,合理引导产业工人的技术性流动,为智能工厂的运转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四)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
  大力提高生产装备的数控化率和工业软件的普及率,大力提升工业互联网的联接水平和云平台的渗透率,加快构建制造业网络化体系。
  一是要推进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大型互联网企业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资合作,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生态。
  二是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鼓励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促进基于产品的传统制造模式向消费者个性需求的创新模式转变。
  三是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鼓励制造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等制造资源的有效对接和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四是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支持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在线增值服务,鼓励发展面向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促进制造企业由单一的产品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转变,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总之,新常态下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有助于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期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建设制造强国战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争当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排头兵,发挥互联网+制造业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实现制造强省的建设目标。
  (发言者系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常委,中山市政府副市长,九三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