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建议

2017-01-14 01:20:3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70019号
  案 题:关于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综合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社会领域制度创新的实践路径。因此,提升弱势群体的幸福感则成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势必成为社会管理创新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学习受到影响,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我省农村留守儿童逾400万人。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关爱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但部分地区留守儿童仍面临着情感慰藉缺失、家庭监护缺位、安全保障缺乏、心理健康缺护等突出问题。
  当前,可以说社会各界对留守少年儿童都给予较高的关注,不论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热心人士,都积极参与了帮扶留守少年儿童的行列。但是纵观这些关爱帮扶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单项活动多,长期坚持少。一些帮扶活动更多的是停留在某一项或某一次具体的活动上,活动轰轰烈烈,而很少与留守少年儿童建立长期不间断的联系,如每周与留守少年儿童通一次电话、每月给留守少年儿童写一封信谈心、每季度全面了解一次留守少年儿童在校表现情况、每学期陪留守少年儿童过一个有意义的节假日、每年帮助留守少年儿童学会一项技能或新本领。
  二是物质捐赠多,心灵呵护少。当前在帮扶留守少年儿童工作中,捐赠各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以及相关助学资金的情况较多,真正能给予留守少年儿童心理呵护的很少。
  三是挂牌签约多,执行兑现少。当前很多有留守少年儿童的农村中小学都挂上了“希望家园”、“爱心志愿服务站”、“留守少年儿童之家”、“留守少年儿童帮扶共建点”等牌匾,然而在后续的帮扶中各种原先协商好的内容、项目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帮扶留守儿童是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服务社会服务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高校社会声誉获得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认可的客观需要。鉴于高校的基本职能,提出关于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具体办法。
  一是构建一个帮扶的工作格局。党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协调,各中小学配合,高等学校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管理创新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帮扶留守儿童工作不能靠单一的某个部门或者群体,其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里系统工程中,要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导功能,将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范畴,其次教育职能部门要主动协调,各中小学积极配合,对各地区各校存在的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建立名册、摸清状况,供政府决策和针对性帮扶提供基础依据,再次要强化高等学校在帮扶中的主体作用,最广泛的调动和发挥高校的人才、智力优势在帮扶中起主力军的效能,最后要多渠道、多方法的动员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热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齐参与,真正使全社会都关注、关爱留守儿童。
  二是构建一套高校的工作体系。高校党委行政要从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认识参与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升高校在地方影响和声誉的有效方式。要构建起“学校党政领导、共青团组织牵头、志愿者组织协同、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工作体系,在志愿者招募、编印培训教材、组织专题培训、规范帮扶内容、科学筹措经费、多途径立体宣传、由点到面帮扶、及时跟踪反馈等环节上做到严把关、高标准,将大学生参与帮扶留守儿童活动制度化、品牌化、科学化,使其深入人心、深入人脑,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构建一个资金的筹措平台。积极争取政府职能部门支持,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希望基金,通过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的自愿捐赠,同时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慈善晚会、校友(学生)捐赠、爱心义卖等方式筹集。该基金主要用于高校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施生活关爱、学习关爱、心灵关爱和成才关爱,为他们创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有爱的成长环境,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自强自立、传递爱心和感恩社会。
四是构建一个网络的工作平台。充分依托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根据当地留守儿童整体情况开发一个网络化的工作平台,主要包含留守儿童的个人身份基本信息、生活学习情况、结对帮扶信息、帮扶志愿者基本信息、结对双方互动情况、留守儿童转化情况等条目。通过这个动态的、适时的、网络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可以促进帮扶工作更具针对性、直观性,也更加容易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切实达到建立帮扶台账功能、志愿者帮扶登记功能、帮扶信息交流功能、帮扶督查通报功能、帮扶考核功能等。通过该平台对帮扶工作成效进行跟踪反馈,一学期一反馈,使得志愿者能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调整帮扶策略,切实提高帮扶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