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促进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2017-01-14 02:47:2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70105号

  案 题:关于进一步促进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劳动人事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化过程中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是抗争性报复、合同鉴定率低、工伤事故、工资收入水平偏低、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等。中山大学发布的《珠三角区域发展报告(2013)》报告指出,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072万人,约占全国农民工总量(2.5278亿人)的五分之一。其中,珠三角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占比为64%,数量达3246万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4岁,而老一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是40岁。他们大多来自湖南、四川、广西、湖北、河南和江西6个省区。近2年来,这组数据实质变化不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市民化数量巨大,承载能力有限
  推进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市民化,说到底还是花钱的问题,据测算,广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均成本主要包括一次性成本13.41万元,以及每年公共服务成本6851元。2015年6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若按2020年实现1300万人落户的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广东需投入超1.7万亿元。而广东在扣除计划单列市深圳之后,人均财政支出位居全国倒数第四。因此在外来人口市民化方面,广东所肩负的压力可谓相当大。同时,《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部分地级市落户限制,逐步调整珠三角部分城市入户政策,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但实际上,在现有的城镇化过程中,在就业机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也主要分布在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
  二、劳动强度有所减轻,但职业转变不彻底
  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强度依然较大,但比上一代有所减轻。从每周工作强度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的比例为29%,明显低于老一代农民工的44.3%。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不再愿意从事脏乱差或社会地位较低的工种,比如建筑工程、清洁工、保安等,他们更愿意从事销售与文员工作。但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老一代农民工,从工作种类来看,进城以后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技术含量低或者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种职业转变不彻底,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如2014年佛山市城市居民可支配年收入约4.6327万元,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大多集中在2000至4000这个区间,比例为 68. 5% 。4000元以上的仅占17.7%。
  三、积分入户门槛高,市民身份获取较难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在住房方面,以租房和单位居住居多,占总体比重的82.6%,住房积分不具优势;在学历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居多,比例为80. 1%,教育积分项不具优势;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在参保、技能等方面也不具优势。又比如中山市2010年和2011年中山市的全市入户指标都是3000人,2010年2139人获得户籍,2011年该数字为2486人,两年都出现空缺。据广东省人社厅统计,截至2014年11月,广东积分入户的异地务工人员累积为63.2万人。按照这样的度,2020年要实现1300万人落户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务。
  为此,提出以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一)加快户籍改革,促进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跨区域“兼容”?
  目前城市的很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体系是与户籍挂钩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福利体系差别较大,而且难以“兼容”。这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即使不农村户口了,但由于不属于工作所在地城市的户籍,他们仍然无法享受这些城市的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但由于这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体系与地方财政投入密切相关,因此,与户籍脱钩和跨地区“兼容”难度非常大,当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逐步对农民工放开城市户籍。建议省政府提请国家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巨大的珠三角地区开始试点。并且,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特大城市周围应积极发展卫星城,通过便利的轨道交通将卫星城与主城连接起来,把好的教育、卫生等资源分散开来,甚至强制性地把这些资源转移到中小城市去,分散大城市的压力,提高中小城市吸引力。
  (二)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社会保障工作
  政府部门要着眼于长远,建立完善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制度和协调机制。政府可根据企业对技术实际需求,针对性增强职业技能培训;为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办相应的创业培训,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助新生代农民工成功创办自己的企业;多渠道解决培训经费,以政府为培训投入的主体,并逐步增加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的培训,同时考虑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或奖励等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同时,加快社会保障管理制度的改革,尽快实现社会保障的异地转移。
  (三)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入户门槛,简化办理程序
  “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应进一步简化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提供便民措施。如选择在新生代农民工人员多、交通便利的街道或者部分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积分制入户受理窗口,申请人可在居住地所在区就近选择受理窗口提交申请材料。随着网络的方便,积极推进积分制入户 “互联网+政务服务”,申办流程和需提交的申请材料进一步得到简化。加快政务服务事项电子化和网络化,充分借助市政务中心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如明确房产、就业登记、社保缴费、个人纳税等证明材料不再需要申请人提交纸质材料,改由直接网上填报信息、后台统一审核;未违反计划生育证明不再要求申请人回原户籍地办理证明,大大节省申请人办理证明的成本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