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第20170140号
案 题:关于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76号)
提 出 人:王岚(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提案背景: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46号)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省、市、自治区均根据46号文的要求,制定了本地区的实施意见,在加强体育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建设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体育大数据的收集及运用开发、体育产业创业空间、体育场馆改革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创新。
2015年7月3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76号)。该实施意见主要内容:一是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90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左右;二是提出了“一圈双核四带多点”发展格局、发展滨海运动、推动“三大球”产业化发展、打造体育产业主体“3个10”计划、推动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等具有广东特色的主要任务;三是提出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转型升级,推动体育产业与互联网、旅游、文化、健康康复等行业融合发展,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以及“试行国际教练员资质与国内职业资格对应认可制度”,“建立体育拟上市企业储备库”等具体措施;四是提出多项政策保障措施,特别是提出要设立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设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
提案建议:
为了落实文件精神,实现文件提出的目标,省政府已经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各负其责,并按职责分工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提出了2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负责部门和时间进度。因此,建议各部门应尽快落实《实施意见》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发展改革、体育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具体实施措施。
几点建议如下:
一、加快政策落地
建议尽快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配套办法,形成政策支持体系,同时从激励企业积极性,加强政府对体育产业的引导角度出发,考虑重点在以下方面落实到位:一是落实体育产业可以享受文化产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包括设立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本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为体育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建设、重点体育产业项目、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出口等提供财政支持与奖励等政策;三是建立起针对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及金融支持平台;四是落实好税费价格优惠政策。包括对于企业发生的体育冠名、广告性赞助、公益性广告费等支出的税务优惠;对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体育场馆、体育学校自用房产的税务优惠;对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向体育赛事活动、优秀运动队、公益性体育设施等捐赠的税务优惠;对体育学校以及体育服务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体育企业排放污染物等的税费优惠,等等;五是要在降低准入门槛,支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六是要在加强统筹协调、用地支持、人才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二、加强对体育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议一是请省政府牵头,尽快建立省发展改革委和体育局牵头,财政、国土、税务、金融、旅游、文化、科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工作协同机制;二是建议请省政府将体育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体育产业工作纳入对各地区的工作考核内容。
三、建立区域体育产业工作协同机制
发展体育产业,特别是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上,区域协同非常重要,有利于各方在利用优势资源合作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建议广东牵头建立泛珠三角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在构建体育产业经济带、培育体育产业示范区、建立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体育产业大数据库构建体育产业服务平台、协同构建区域体育品牌赛事、组织体育场馆联盟提升运营效率、打造体育产业创业空间、创建体育特色小镇、打造体育旅游路线、加强体育产业投资合作、制定实施行业标准、培养体育商业人才等方面进行合作,有序推进体育要素资源的开发、提升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能力。
四、加强体育产业数据统计工作
目前,广东省并没有建立起体育产业的常态化统计机制,对于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充分掌握。建议省政府建立我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并向社会发布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指导社会各方开展体育产业投资。
五、建立体育产业的智库机构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要求在2020年前,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库建设,智库在国家发展、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中将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目前我省并没有建立起体育产业方面的智库,建议政府牵头组织建设广东省体育产业智库,开展体育产业宏观政策、发展战略和规划、研制体育产业相关行业标准、开展体育产业领域等专项研究。在强化体育产业基础研究基础上建立体育产业信息发布平台,统筹和规范产业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和有序发布,为各行业、各部门及广大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体育产业信息服务。
六、培育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引领产业发展
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体育产业园区对于推广体育产业先进模式、引领带动体育产业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家、江苏、浙江等省区均建立了相关评定办法,有效提升了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建议广东省建立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示范基地和体育产业园区的评定办法,结合各地城市资源、产业优势和体育传统,形成集约型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七、迅速开展全省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改革试点
我省现有专项训练场馆72个,非训练场馆182个。目前我省开放的大型体育场馆47个,全民健身中心35个,其它单体体育场馆85个。从调研情况看,各场馆均存在体育场馆定位不清晰、机制不活、场馆利用率不高、经营效益不佳等问题,对于当地财政也造成了极大压力。目前,我国积极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多次发文,今年10月11日,财政部又下发了《关于在公共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明确体育领域适用PPP模式。根据财政部公布数据,截止2016年6月30日,体育类入库项目176个,投资额1163亿元。目前,我省在体育场馆建设领域还没有开展PPP模式的运用。因此,建议借着国家政策的东风,迅速推动开展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来推动实现体育场馆管理专业化、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运营模式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