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力度做好我省环境教育的提案

2017-01-13 20:40:53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70084号

  案 题:关于加大力度做好我省环境教育的提案
  提 出 人:民进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环保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一个涉及整个教育过程的教育新领域,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培养环保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教育,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环境责任为目的的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以提高企业职工、农民及从业者环境素质为目的的岗位教育,以提高领导干部环境意识、环境视野、决策水平和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法规为目的的干部教育等多个方面。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环境素养、环境伦理和环境保护能力的基本手段,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形成环保观念,自觉保护环境,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纵观世界,凡是环境保护做的好的国家,都非常重视环境教育,美国于 1970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对美国环境教育的政策及措施作了详细规定。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主要内容包括:要致力于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普及;开展环境教育的在职进修;设置野外环境教育中心;编制环境教育课程等。到 2000年,美国约有 39.2%的中小学教师接受过环境教育方法的培训,有62.1%的公民参加过环境科学与生态知识方面的学习。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为了应对这些环境问题,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律,但由于各主体间缺乏有效合作,所以收效甚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政府于2003年制订并颁布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通过环境立法督促环境法制观的觉醒,培养全体国民的环境综合素质,收到良好效果。
  我省经过近40年的探索和努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抓手的环境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总体发展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我省人民群众环保意识普遍不强,改革开放后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我省环境污染严重。根据《广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6年上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全省2016年上半年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比例为5.1%,其中轻度污染占4.5%,中度污染占0.5%,酸雨频率为33.0%,全省主要江河124个省控断面中,8.1%的断面为Ⅳ类,水质属轻度污染,4.8%的断面为Ⅴ类,水质属中度污染,8.9%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属重度污染。全省跨市河流37个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仅为80.6%,其中深圳、揭阳市流出河流的水质达标率均为0。全省19个主要入海河口中,仅73.7%(14个)的河口水质为Ⅱ~Ⅲ类,水质优良;10.5%(2个)为Ⅳ类水质,属轻度污染;5.3%(1个)为Ⅴ类水质,属中度污染;10.5%(2个)水质劣于Ⅴ类,属重度污染。
  环境问题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性问题,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环境教育,重视公民环境素养的养成,既是和谐、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一、目前我省在公民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
  (一)环境教育缺乏政策保障
  环境教育迟迟未能立法,我省未能像欧美或台湾地区通过环境教育立法来明确规范公民环境教育,制约了全民环境教育的开展。环境教育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各级政府普遍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未将环保教育列入在地方环保责任考核中。我国宁夏、天津已颁布“环境教育条例”,把环境教育总体纳入政府及职能部门工作中,近年来,厦门、沈阳、上海等地也启动了环境教育立法推进工作。
  (二)环境教育缺乏资金保障
  全民环境教育的实施缺乏稳定长期的资金保障。除省以外各级地方财政没有固定的项目支出,临时报批,不稳定且逐年缩减,有些地区甚至没有环境教育的工作经费,公众环境教育资金缺乏稳定来源。
  (三)环境教育保障机制尚需建设
  我省尚未形成以省委省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动的从上至下的工作保障机制。仅靠环保部门的力量来推行环境教育,很难形成全社会行动的局面。
  (四)环保教育人才不足且培养机制尚未形成
  我省尚未建立起环境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缺乏大量既深刻理解环境保护又具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教师人才是制约环境教育发展的关键短板,至今我国大专院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专业,人才极其短缺。
  二、建议
  (一)以立法为基础从根本上推动环境教育,尽快推动完成环境教育立法
  尽快制定我省环境教育条例,将环境教育以立法的形式加以推广,使我省环保教育形成良好的法制化、规范化机制。通过立法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地位,保障经费,将推行环境教育放进地方考核的目标责任中,明确通过各种途径针对公民开展环境教育。
  (二)明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在环境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
  建立由省委省政府牵头,联合环保、宣传、精神文明办、教育、旅游、等多部门参与的环境教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推动以我省绿色公民成长计划为核心的环境教育系列工作。省委省政府不仅要大力推动环境教育,还要为广大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环境教育做好服务和监督工作。
  (三)加强公民终身环境教育,建立全民环境教育体系
  建立起覆盖范围广泛、教育形式多样、教育终身化和全民化的我省环境教育体系。使环境教育对象涵盖所有年龄层次人士,包括 1 至 12 年级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和终身环境教育。针对不同环境中的个体和群体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充分渗透到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之中。帮助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发挥好各方面的力量为环境教育服务,最终促进全民环保。为了加强在校学生的环境教育,应组织专家编些针对中小学生和本科生的环境教育教材, 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在青少年阶段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
  (四)重视对环境教育人才的培训,建立我省环境教育人才梯队培养机制
  大力推动我省环境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建立健全我省环境教育从业机构和人员的培训、管理体系。要想成功开展环境教育,必须重视环境教育人才的培训,建设环境教育理论课程与专业,培养环境教育专门人才队伍。
  (五)重视“正向”宣传,创新环境教育方式和手段
  开发利用多个媒体平台,以电视公益广告、专题网页展示、微博访谈、在线主题活动、报刊杂志专版等方式向人民群众展现环保工作的意义与破坏环境的危害。
  (六)发挥多方力量,加大环境教育场所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除了立法之外,普通民众的环境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各类环境教育场所。我省各级政府应该多兴建环境教育场所,加大对各类环境教育组织和活动的支持,向一些公益性环境教育场所和环保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