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

2018-01-27 19:58:50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64)  
  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  
  内河航运在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和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以及极强的依存关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提出为珠三角内河航运的发展赋予了新机遇、新使命。如何进一步发展珠三角内河航运事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珠三角地区内河航道密布、河海相连,其经济腹地广阔,是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地区区域内经济联系的天然纽带。同时,内河航运在运能、运输成本、能源能耗和投资收益方面有着公路、铁路无法比拟的优势,在运输大件商品时亦能体现高效率、低消耗和环境友好的优越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提出,将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提到一个更加重要且迫切的位置,我们应当就进一步发展珠三角内河航运对于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与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发展珠三角内河航运,可以充分发挥江海联运、前港后厂的优势,有利于推动珠江流域经济增长,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区域开放、区域经济的相互合作与融合,对于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实现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充分发挥珠三角内河航运在区域合作、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珠三角内河为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乃至国际提供运)输服务的效率。
  (三)完善珠三角内河航运网络,对于各港口,尤其是广州和香港,提升其国际竞争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
  (四)内地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大市场和最主要来源地,发展珠三角内河航运有利于加强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珠三角航道条件优越,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珠三角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系统的地位仍然不高,水运运能远没有发挥出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河航运资金投入少。从总体来看,珠三角内河航运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从1996年到2009年,整个珠三角地区内河航运投资规模还不及100公里高速公路;2010年广东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773亿元,其中公路完成707亿元,航道仅完成10.4亿元,公路完成的投资额是航道的68倍,这种局面并未在近些年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2017年全省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150元,其中内河航道计划投资25亿元,占比仅为2.17%。
  (二)内河航运发展缺乏省级财政保障和规划统筹。当前内河航运发展的经费支持主要来源于河道流经地区的地方政府支持,省级财政统筹支持的力度有限,这就导致因为各个地方政府的财力、重视程度等不同,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同时,内河航道常常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因缺少省级层面的规划统筹,地方航道局在行使航道规划、建设等职权时,难免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和限制,常常出现航道局对航道等级的规划因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干涉而大打折扣的情况,导致航运资源无法充分发掘、利用。
  (三)航道与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珠三角部分航道等级规划过低以及广东省主要河流的干流如北江、东江和韩江规划等级过低,对珠三角内河航运价值的综合利用以及粤北、粤东、粤东北区域经济和产业转移、调整产生不利影响。2.部分跨河桥梁和建筑物净空不足无法满足通航要求,使得航道网上下游之间不畅通,造成了部分优良航道无法发挥通航优势,也影响了珠三角内河航道网的通航能力。3.珠江三角洲内河港口建设存在一定随意性,岸线利用不合理,港口集疏运通道不畅,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装卸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制约了内河港口效益的发挥。
  (四)内河航运运力结构还未达到现代航运业发展要求。在珠三角地区,除了通行港澳航线的集装箱船舶载重吨位较大外,其他航线上1000吨级以上船舶数量较少。大多数内河船舶还存在船型、机型复杂,船舶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技术经济性能差等问题,这与现代航运业对船舶运力结构的要求存在差距。另外,珠三角地区航运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量个体船舶和非专业化船舶的进入也影响到内河航运运力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五)传统水上客运发展式微。随着珠三角地区高速公路、城际列车等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珠三角水上客运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上当前珠三角水上客运网络不够完善、航线规划不够合理、经营理念落后等因素影响,客流量日趋减少,传统水上客运发展式微,不利于内河航运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进一步加快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的建议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形势下,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我们建议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珠江三角洲内河航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发挥内河航运的优势,提高内河航运在珠江三角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充分的支撑和保障。
  (一)高度重视发展内河航运事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内河航运的发展对产业转移、区域融合具有相当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方政府因为各种原因不重视内河航运的发展,导致在资金及政策方面给予内河航运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提出,地方政府应站在区域经济融合的高度重视辖区内的内河航运建设,摒弃“重陆轻水”的思维以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效益的思维,务必结合珠三角内河航运资源丰富的优势,“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水陆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融合的大局。
  (二)建立省级财政保障机制及统筹规划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立、完善珠三角内河航运发展的省级统筹协调机制和财政保证制度,加强珠三角内河航运在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减少地方政府对辖区内航道建设的干预,避免出现地方政府在内河航运发展上各自为政、兴一废十的情况。同时作为区域性、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内河航运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应当主要依靠省级财政统筹安排用于内河航道建设的专项资金,改变现有的以地方财政支持为主的模式。鉴于当前内河航运投入资金较少的现状,省级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内河航运发展。
  (三)加强航道和港口建设,优化珠江三角洲内河航运网络。首先,加大对现有不符合航道等级通航标准的桥梁、建筑物进行改造力度,新建桥梁必须符合省航道局对所在航道的规划等级,不得擅自降低桥梁通航标准。其次,着力提高支线航道的建设力度,重点加强珠三角内河航运与西江航运干线、沿海货运体系和港澳运输之间的联系,从建设环珠三角内河航运网络的角度出发,将“三横、三纵、三线”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与区域内航运网络的构建结合起来。再次,加强沿河各港口的布局规划,加大对腹地内河港口的投入力度,着力加强内河港口的泊位建设,增加港口内的集装箱泊位和多用途泊位,提高装卸设备的技术含量,并充分注意港口这一水陆运输的节点与公路的衔接配合。
  (四)促进运力结构调整,推进运输组织结构的整合和优化。结合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专业化船舶发展需求,在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下,重点推动适应1000吨级航道的船舶发展,加快内河集装箱江海联运船舶的发展力度,加强专业化危险品船舶的发展。同时,根据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要求,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航运企业结构调整,建立规模、能力与资源、目标市场相匹配的航运企业。通过做大做强内河航运企业,鼓励航运企业与大型货主、港口企业、其他运输企业的联合,拓展和延伸服务项目。通过淘汰和整合经营规模小、成本较高的中小航运企业和个体经营主体等一系列政策手段,实现珠三角内河航运运输组织的整合和优化,进而推进该地区内河航运现代化的发展。
  (五)完善水上客运网络,促进水上快速客运的发展。发展特色水上客运对发展内河航运意义重大。一方面,珠三角各地要充分重视内河客运的发展,结合当地文化、景观资源,开发、建立城市水上公交系统,完善水上交通网络,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动当地特色经济发展。如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于近期也公布了《东莞市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公共交通规划(2017—2020年)》,明确将探索开通两条水上公交线路,通过联通当地特色景点,发展水乡特色经济。另一方面,要开通更多连接珠三角的城际水路客运航线,完善珠三角各港口之间的水路客运网络,提高水上客运企业服务质量,着力打造一批聚合高速客运、游艇客运、观光渡轮等多种体验式水上交通为一体的新型水上客运中心,推动粤港澳之间水上快速客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