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018-01-27 20:00:28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34)  
  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切实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崭新的、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激发农村农民的内生动力,培育农村新动能为根本。从村民素质、生态环境、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等多方面齐头并举,突破农业经营、融资、科技等领域的瓶颈制约,全面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
  一、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
  我省农村实行承包经营权制度以后,在最初的若干年里大大释放了生产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农民享有的权利较弱,而且可流动性较小,没有激发农民对农村及其土地的热爱。其结果是,年轻人往城里走,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80%在城里打工,余下老弱病残坚守在承包地上,导致土地大量荒芜。另一方面是承包地使用中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像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但污染地下水,而且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污染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村民健康状况下降,最终导致农村土地产值在下降。据统计,仅18.23%的农民由于扶贫措施或者互联网+农户战略的原因收入没有下降或有所增加。
  省政府2014年起对农村金融加大政策支持,把建设良好信用环境作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基础工作,通过推进普惠金融建立农村体系。到2016年底,粤东西北地区新增存贷比达到50%,全省涉农贷款、“三农”直接融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提供保险保障等主要指标增长率均高于GDP增长水平。 
  二、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承包经营中经营权未能充分激活,农业规模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受到约束。
  (二)农村环境存在恶化趋势,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已陆续推行PPP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但是,其他污染依然没有得到处理。
  (三)政府加大力度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金融补贴的方式鼓励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但是,金融机构对农村依然兴趣索然,不愿以农村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农村不动产权作为抵押。如果长期依靠政府提供的财政来提供农村金融支持,将导致政府不堪重负。
  (四)政府通过示范基地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但在村民看来,所有的创新团队均在示范基地进行,对全省的带动作用有限。应认真研究示范基地效应如何在全省农村推广的问题。
  (五)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种植、畜牧、林业、渔业等各个行业,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自我服务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低,基本上还属于松散型合作,只完成了资金、劳动力的合作;合作形式单一,没有实现技术、市场营销的合作。
  (六)村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发展需要各方面协调行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资金、人才是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建议
  (一)激活土地经营权,优化资源配置。我省应当率先通过相关地方立法,做好“农地农民有,农地农业用”的制度安排,进一步激活土地经营权,更好地促进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明确土地承包权中的经营权是一种可分离权能,农民可以自主种植、经营;进一步放宽经营权流转,包括出租、转让、抵押、质押、入股等多种形式。土地经营权的权能明晰细化后,土地可以作为生产要素加速流动起来,经营权可以高效地集中在农村经济合作社、综合性企业或者种植能人手里,农民进城落户无须退出土地承包权。这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规模化发展就有了基础,农业可以进入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现代优质产业,农民收入增加就有了新的制度保证。
  (二)政府主导科技创新,引入现代农业模式。改革农村现有的发展机制,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农业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不宜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而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促进企业成为转化主体、产业链或成为转化载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另外,政府要主导农业科技和创新能力建设的统筹规划,不能主要在示范基地推广,而应将示范基地与全省普遍推广同时进行。
  (三)发展农业服务,实现产业链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等实际,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商业模式,实行服务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推动村民进入产业链的高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密切产业关联度,实现农业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促进农产品走向商品化、国际化,使农民共享农业价值链。村民在自愿原则基础上逐步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能够推动农民较多的分享农业价值链利润的服务组织。
  (四)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扩大村民金融自主权。引导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金融支持,但目前农村缺乏自己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事实上是城市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兴趣索然。发展村民自己的金融机构和体系是供给侧改革急需的内容。发展由全体农民自愿参加、农民筹款、资金全部用来支持农村和农业的农民自助金融机构,建立相关体系,可以激发农民的热情,从而积聚财富发展农业农村。
  (五)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建立立足当地的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教育机构,培育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农民群体。为农民提供科学知识、农业合作知识、金融知识,只有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胜任现代农村发展大任。这种职业教育机构可以设置为当地职业学校的分支机构;也可以由县市农业主管部门主办,由乡镇对口站所具体负责。还可以将合作社教育扩展至初等教育阶段,包括针对中小学生的初等教育。
  (六)发动农民自觉维护农村环境,严控破环农村环境的行为。由村委会这个农村基层组织来整合全体村民的行为,调动农村所有资源投入环境保护,将各村所有单位和个人共同构建于环保建设整体网络,使农村内每个成员和单位处于该网络的密切监督之下。使每个污染单位时时刻刻接受村民的监督,村民从环境破坏者和受害者变成每个人都是促进环保的责任者和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