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规划建设,打造珠江西岸空港经济新增长极的提案

2018-01-23 03:10:04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案第20180085号
  案    题:关于加快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规划建设,打造珠江西岸空港经济新增长极的提案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2017年省政府已明确珠三角新干线机场选址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主要服务珠三角中西部及周边地区,与广州白云机场共同形成国际航空枢纽,建成辐射泛珠、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航空运输网络。由此,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关键节点的高明,带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是广东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全省一体化发展,推动珠三角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的崛起的重大举措,不仅助力高明及周边肇庆、云浮、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也将成为广东打造经济新增长极,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关键抓手。
  当前,广佛两地正抢抓新干线机场机遇,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高水平、前瞻性地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新机场的选址建设,打造珠西空港经济新增长极,我们建议:
  一、以空港时代为视野,创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体制
  一是推进空港经济区的统一开发、统筹管理,建立省市区联动的协调工作小组和定期联络工作机制,重点研究跨行政区域土地整合利用、交通等基础设施协同布局、产业协同发展和区域生态格局优化途径,协调物流体系的衔接以及重大项目的布局,强化通关一体化、港区联动、多点互通、跨境电商等机制创新,最大程度激活发展活力。
  二是避免定位趋同、产业同构竞争。与广州白云机场错位发展,避免与周边地区产业同构竞争,使空港园区的区位和土地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展现。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把空港经济区打造成区域合作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区。
  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加快推动与空港周边城市产业共赢发展,互补互利,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二、以空港经济为契机,积极发展绿色临空产业
  汇聚国际、国内高端创新发展要素,着力建设功能完善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引导绿色产业集聚发展。吸引国内优势航空物流企业进驻,推动核心产业快速发展。优先布局重点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将空港经济区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创建更合航空小镇和佛山军民融合小镇,推动航空制造业和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促进先进航空物流企业集聚,形成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促进陈村花卉、白色家电、陶瓷、IT产品等行业跨境电商业的快速发展。
  三、以空港经济为纽带,建立珠西文化旅游产业联盟
  一是整合佛山五区、肇庆、江门等新机场周边城市的文化、生态、民俗等旅游资源,通过“高速+高铁+城轨+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的灵活组合,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共同打造休闲旅游线路和特色文旅小镇。譬如,“要明鹤兴”联手打造“百里西江旅游文化圈”等。
  二是联手开拓旅游市场,鼓励“一程多站”、“一线多游”等旅游方式,成立节点城市“旅游产业联盟”,共同打造跨省区的旅游品牌与旅游路线,抱团推广各地特色旅游资源。
  三是力争享受和广州白云机场一样的旅客具有72小时过境免签和144小时便利签证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游客到佛山旅游,千方百计留住过境游客。
  四、以空港经济为媒介,塑造广东制造国际品牌形象
  一是加强宣传,尽快确立佛山空港经济区的 LOGO、标志物和发展口号,运用高科技制作佛山空港经济区的宣传短片、规划模型等,建立佛山空港经济网站,印制佛山空港经济区户外宣传广告、宣传册、纪念品等,使空港元素无处不在。
  二是充分利用广东(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每年召开珠江西岸装备洽谈会和“互联网+”制造博览会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发展广东制造业会展经济,成为比肩广交会、深圳高交会的产业展会品牌,大力推介广东制造国际品牌。
  三是将“岭南文化+广东制造+世界科技”捆绑宣传推广;在开展佛山功夫、秋色、美食等文旅品牌宣传活动的同时,融入广东先进制造技术宣传推介。
  五、以空港经济为载体,构筑大湾区协同创新高地
  一是将“广州人才+深圳创新+香港金融”等优势资源柔性引才过来,做到“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对于到空港服务的专家人才提供租房、购房、交通费用等方面的补贴或同城待遇。建设国际化、宜居社区,制定空港高级人才子女教育服务、短期滞留的外国专家免签证等特殊政策,营造宜商宜居的工作环境。
  二是走出国门大力推介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定期举办海外留学生招聘会。联合广深打造空港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本地理工科大学和职业院校适用空港经济发展的相关学科建设,强化空港经济相关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依托广州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深圳的科技服务业,共建空港国际学校、技术研究院、产学研结合基地,培育和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紧缺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六、以空港经济为依托,打造军民融合示范区
  建立起军民合用机场的协调机制、联合管理、联合保障、联合维修等运行保障,充分发挥军地双方的各类优势条件。构建军民对接机制,加强与军工集团、科研院所的沟通协调,扩大产品技术信息和需求信息对接,加快企业“民参军”步伐。引导本地装备制造企业“民参军”,以军用舰载航空保障系统为方向,引导周边装备制造企业“民参军”。支持新材料企业积极参与军民融合,以满足军品需求为牵引,推动新材料技术突破。发挥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加速已有军工新材料技术转移,积极推动国防科技成果加速民用转化。